人民网
人民网

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

2025-10-05 05:25:23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9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矗立,碑文熠熠生辉。

  伴随着深沉悠远的《烈士纪念日号角》,历史风云、民族记忆、家国深情涌上心头。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出席纪念活动。人们从现场的难忘瞬间,感悟总书记的英雄情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以国之名纪念,既是敬畏历史的回望,更是面向未来的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英雄辈出,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英雄精神光耀天空、烛照大地,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程。

  崇尚英雄 英雄辈出

  今年9月3日,特别的时空节点,盛大阅兵仪式给世人留下无数震撼的“名场面”。

  长安街上,80面鲜红战旗,引领钢铁洪流滚滚向前。这是对英雄的致敬,对信念的传承,更是一曲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一面面光荣的战旗,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书写着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英雄的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

  “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不然谁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呢?”

  谆谆嘱托,饱含深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褒奖英雄模范、弘扬英雄精神,号召全党全国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9月,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4架歼—20的护航下,乘运—20专机返回祖国,归葬故土。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2014年以来,我国已迎回101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为什么我们要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这是对初心的铭记,对胜利的守护,对精神的弘扬。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新时代以来,国家以最庄严的方式铭记英雄、捍卫英烈:设立烈士纪念日,颁布英雄烈士保护法,完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尊崇捍卫英烈的鲜明价值导向更加深入人心,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英雄赞歌在神州大地唱响。

  时代英雄 凡人英雄

  以国家之名褒扬英雄,以国士之礼致敬功臣。

  2024年9月2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掌声如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人民卫士”“人民艺术家”“人民科学家”“人民教育家”“人民医护工作者”……“人民”二字一次次回响。

  “我一定不辱使命,带出更多创新型的大国工匠。”许振超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振超效率”享誉世界;

  “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黄大年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叩开“地球之门”,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生择一事、一生践一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是亿万人民中的杰出代表。从脱贫攻坚的艰苦卓绝,到科技创新的勇攀高峰,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久久为功,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如同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将无数个体的潜能激发、汇聚。

  英雄来自人民,英雄为了人民。

  “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黄文秀,感动万千网友。

  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黄文秀毅然回到家乡广西百色,后来担任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她遍访百坭村195户贫困户,画出“贫困户分布图”,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返回工作岗位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年仅30岁。

  黄文秀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也激励着更多“黄文秀”在广袤基层书写无悔青春。

  科技尖兵、行业先锋、道德模范……和平年代,既有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伟大瞬间,更有在漫长岁月中默默耕耘的平凡坚守。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英雄的内涵,定义着时代的坐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时代,放眼中华大地,英雄故事每天都在书写。

  造就英雄 成就英雄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面积仅有0.013平方公里。

  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他以海岛为家,在这座孤悬黄海的边防前哨默默坚守。2018年,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不幸去世。

  “开山岛虽小,但领土神圣,必须升国旗!”32年间,不论刮风下雨,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庄严地升起国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如今,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这里,升旗、巡岛……日复一日,把平凡事做到位。开山岛,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丰碑。

  学习英雄,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

  今天,我们正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着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4亿多人的现代化,何其伟大又何其艰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靠什么闯关夺隘,靠什么创造新的业绩?

  “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清醒而坚定。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跟着党……”这首名叫《王杰的枪我们扛》的歌曲,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班”的战士人人会唱。

  60年前,原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班长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意外爆炸。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扑向炸药包,保护了在场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全,生命定格在了23岁。

  精神的力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如今,一批批“王杰班”战士弘扬英雄精神,不断苦练本领、勇创佳绩,牢记“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的嘉许,投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在英雄为之奋斗牺牲的祖国大地上,一茬茬后来者走上前人走过的路,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如果说时势造就英雄,那么,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更加能够成就英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处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处处生长美好的梦想,中华大地一派生机勃勃气象。英雄模范完全可以找到用武之地,大显身手、成就梦想。

  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树牢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从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攻坚克难、为祖国航空事业发展作贡献,到卫国戍边英雄以生命践行“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誓言;从“校长妈妈”张桂梅燃烧自己、点亮大山女孩希望,到快递员外卖员奔忙路上、为千家万户带来便利;从创新型企业深度求索在算法领域实现突破,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票房纪录……执着、奉献和坚守,正是英雄精神代代相传的生动例证。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当前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前进道路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更加需要知责奋进、负重前行,更加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与支撑。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汇聚起共襄强国盛举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在耳,激励亿万人民奋勇前行。

  新时代,以其壮丽的事业召唤英雄,以其崇高的价值塑造英雄,以其博大的胸怀成就英雄。踏着英雄模范的足迹,新时代的追梦人必将绘就更加扣人心弦的奋进画卷!(人民日报 记者马国英 金正波) 【编辑:梁异】 新华通讯社出品

(责编:牛镛、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