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联动举办大运河文化科普讲座探秘千年水道

  中新网天津10月2日电 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首都图书馆联合天津图书馆日前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举办“千年水道”主题科普讲座。

  活动特邀大运河文史研究专家任德永担任主讲,通过专题分享与互动交流,带领公众深入探索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及当代复兴意义。

讲座现场。 主办方供图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既是明清时期的经济命脉,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讲座展示了通州燃灯塔的高清航拍图:“这座始建于北周的古塔,不仅是‘明代通州八景’之首,更是运河四大名塔之一,北大博雅塔的设计原型便源于此。”他引用清代诗人王维珍“一支塔影认通州”的诗句,结合《潞河督运图》中的商船细节,还原了“万舟骈集”的漕运盛景——作为运河漕运的“最后一公里”,通州土坝码头与石坝码头曾承担每年400万石漕粮转运重任,而张家湾城遗址南门“四海通津”石匾,更是明代南北物资交汇的实证。

  天津段的历史地位同样引人注目。任德永通过元代《直沽口》诗句“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解析三岔河口作为“三会海口”的地理意义:“金代‘直沽寨’、元代‘海津镇’,天津因运河而生,因漕运而兴。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的河西务漕仓,最多时储粮达350万石,相当于当时北京半年的口粮。”

  活动以“唤醒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大运河的历史发展与遗产价值,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更是首都图书馆与天津图书馆深化京津冀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qBAA9G"></kbd><del id="C718V"></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Dcq7HQQ"></b>
  • 《学习文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粉丝的钱进了谁的口袋
  • 2023年亚足联亚洲杯将在卡塔尔举行
查看更多

《桃花直播2021》

发布时间:2025-10-06 18:23:01 海角披风少年爱妈妈视频在线 来自湖南

高质量发展看广东丨珠海多位人大代表在“代表通道”建言高质量发展相较于其他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价值波动的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不仅包括知识产权本身的技术性,也包括产业发展、科技演进、国际趋势等因素,对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和外部环境均有较高依赖性。作为拥有二十余年发展历史的企业,金恪集团的文旅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文化为先导,以旅游休闲、度假康养、消费营销为内容的综合开发的模式。  悬崖上的村庄孕育着勃勃生机,小小金银花向来往游客讲述沂蒙山上的幸福故事。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926950
举报
热点推荐
  • �

    2025-10-06 18:23:01

  • “雪花梨之乡”春剪忙废弃树枝也成宝

    2025-10-06 18:23:01

  • 别样的“年味”,托起稳稳的幸福

    2025-10-06 18:23:01

  • 欧盟会议呼吁推动绿色转型和深化单一市场

    2025-10-06 18:23:01

  • 硅业分会:阶段性供不应求本周硅片价格扩大涨幅

    2025-10-06 18:23:01

  • 沙画丨4.2万公里能够编织出一张怎样的网

    2025-10-06 18:23:0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