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回响|巾帼共绘新时代 《欧美一》船企平均生产保障系数(手持订单量/近三年完工量平均值)约年,超过全国水平年。《欧美一》
与此同时,多个旅游平台的预订数据也反映了这一变化。
巾帼豪情,激荡奋进力量。
芳华竞展,映照时代荣光。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关心关怀妇女事业发展、谋划部署推进妇女工作,激励亿万妇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昂首向前、奋斗逐梦。
心怀伟大时代赋予的美好梦想,广大妇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担当作为、绽放光彩。
从实验室到田埂间 从基础研究到工程一线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 她们锐意进取,奋勇争先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生命,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这是屠呦呦在北京家中接受采访(2015年10月6日摄)。 “时代楷模”单杏花用20余年带领团队,将12306中国铁路客票系统建设成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以科技创新助力交通强国建设。这是单杏花在北京站调研(资料照片)。 “让生物饲料转化为健康的肉蛋奶,让老百姓碗里的肉更香、蛋更营养、奶更纯。”黑龙江谷实生物集团研发总监、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劳动模范梁代华带领团队,30多年潜心研发了上百套营养方案,推广到数千个养殖场,帮助农户增收超亿元。这是梁代华(左,资料照片)。 王浩泽是我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也是我国第三位女性航天员,于2024年10月30日乘坐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与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一起入驻中国空间站,执行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这是2025年4月30日,王浩泽安全顺利出舱。 平等行使民主权利踊跃参与民主实践
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
她们积极贡献巾帼力量 2024年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女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留念。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比例不断提升。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妇女代表790人,占26.5%,比第十二届、十三届分别提高3.1个、1.6个百分点。 2025年2月18日,在湖北省赤壁市中伙铺镇安丰村,全国人大代表田淑娴(左一)了解村民关于农村医保、养老金使用等情况。2018-2025年,全国人大妇女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共29328件,占建议总数的42.3%。 2025年3月6日,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妇联界委员进行小组讨论。政协全国委员会以及地方委员会中,女委员比例呈增长态势。从第十四届以来,全国政协女委员提出提案4282件,占提案总数的26.6%。 2025年3月6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第四速裁团队法官侯艳蓉(右)在进行案件线上审理。2024年全国法官中女法官占42.3%,全国检察官中女检察官占43.78%,全国陪审员中女陪审员占51.5%。 从创作到传播,从研究到保护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
她们以蓬勃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为新时代的文化图景写下温暖的女性印记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敦煌莫高窟(2015年9月29日摄)。樊锦诗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带领团队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她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2025年3月14日,在武汉市任炜汉绣工作室,汉绣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任炜在刺绣。国家认定的3997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妇女占2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培训学员5.1万人次,其中妇女占57%。 2024年10月10日,在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举行的“中法金秋文化盛宴”活动上,越剧演员陈丽君(左)和法国歌手乔伊丝·乔纳森联袂演绎越剧选段。越来越多青年女性成为“国潮”热和非遗“活态”传承的中坚力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姿态融入当代生活、走向世界。 2023年10月7日,杭州亚运会,中国女排创造佳绩,以六战全胜第九次摘得亚运金牌。女运动员们为国而战、团结协作、挑战极限,撑起竞技体育的“半边天”,女排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人的强大精神力量。 有序参与基层治理
踊跃参加公益事业
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
她们积极作为、彰显担当 2019年11月29日,在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调解室,“平安大姐”工作室的志愿者调解纠纷。“平安大姐”团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调解”思维,依靠亲情、友情、乡情“说和调停”,调解纠纷,化解矛盾。 2021年4月27日,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民警何巧(中)与磁建村社区的聋哑群众交流。何巧用一年多时间自费学会通用手语,把辖区近200名听障居民当成亲人,沟通无声与有声的“双重世界”。 2005年,宁夏吴忠市回族妇女王兰花从社区居委会主任岗位退休后,与6名老同事成立了“王兰花热心小组”。她带领团队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每天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化解矛盾纠纷,帮助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无私奉献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成为社区志愿服务“领头羊”,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这是2021年6月16日,王兰花在社区工作站与居民通电话。 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木杉村女子义务消防队部分队员合影(2021年11月9日摄)。木杉村侗寨里木质结构房屋众多,防火安全一直是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消防队员们利用劳动之余不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宣传消防知识,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为侗寨筑起一道防火安全屏障。 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助力绿色发展之路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她们为美丽中国增添亮丽底色 2021年3月23日,殷玉珍在内蒙古毛乌素沙漠挖土,查看松树根部的生长情况。20世纪80年代,殷玉珍嫁到这片沙地时,眼前只有漫无边际的黄沙。1986年,她埋下第一棵树苗,从此与风沙较劲。如今,7万多亩荒沙披上了绿装,治理好的土地上种起了小米,金灿灿的谷穗成了“沙漠黄金”。 2022年9月14日,青海省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在培育基地查看丁香生长情况。扎根高原数十年,张锦梅潜心培育适生树种,繁育推广播绿高原。 2023年3月20日,巾帼打捞队队员在云南昆明滇池草海打捞水草(无人机照片)。在云南昆明滇池边,活跃着一支由当地妇女组成的巾帼打捞队。数十年来,她们驾驶船只打捞滇池及周边入湖河道、湿地的垃圾、杂草等。 2023年7月27日,在西藏加查县安绕镇热果村,长江大学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刘利平博士(右一)在一株古核桃树下给学生开展现场教学。2021年3月,湖北省“十四五”科技援藏项目启动,刘利平跟随团队奔赴高原,全身心投入到当地良种选育、繁育以及栽培管理等工作之中。“十四五”期间,当地沿江生态走廊种植项目种植核桃10余万株,既固土防沙,又为当地群众带来收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立鸿鹄志,展巾帼貌 “半边天”的力量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璀璨绽放
摄影:鞠鹏 王晔 李贺 王毓国 李鑫 周荻潇 王鹏 黄博涵 杜子璇 高静 张涛 徐昱 王全超 杨文斌 彭源 张龙 陈欣波 姜帆
编辑:毕晓洋 许睿 张曼怡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编辑:惠小东】 兰州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学习 甘肃省卫生厅工作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科教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科教文卫办公室副处级秘书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文教处处长(其间:兰州大学经济法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挂职) 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北京大学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培养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 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州政府党组成员 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州政府党组成员、临夏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临夏州委常委、临夏市委书记 甘肃省体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退休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现在,俄罗斯政府允许进口商将苹果智能手表、兰博基尼、索尼游戏机和其他几十种进口商品带入该国。。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舞剧《白鹭南飞》首演
- 新疆喀纳斯:银装素裹宛如水墨画卷
- 喜冰乐雪火爆河北省春节档
- 2022年海口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优
- 永川高效引进预制食品领军企业
- 叙利亚强调不接受任何政治化的地震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