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施工进度,春节期间,近300名建设者就地过年,24小时昼夜连续施工,进行钢筋加工厂场坪硬化、钢结构立柱安装、拌合站场坪硬化等工作,目前所有工作人员已归队,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中国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气象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气象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数值预报模式实现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与气象融合应用不断深入,气象预报模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全球、区域数值预报技术体系,预报准确率稳定提升,数值预报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已从7.9天提升到8.1天,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中国建成了“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空间分辨率精细到全球5公里、全国1公里,重点区域达到百米级,能够提前3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提前1年发布气候年景预测产品。
金荣花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暴雨预报准确率较“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平均提升了10%,月气候预测水平提升了2.3%,季节气候预测水平提升了5.1%,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降到最小62公里,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建成了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到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陈振林表示,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十四五”时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完) 【编辑:付子豪】
人民网昆明2月7日电(记者木胜玉)“诉求有三点:一是恢复我们南门入口从主路进入;二是不能与非机动车同道;三是设计要符合相关要求,消防车必须能够进入。。
- 今日热点
- 新华网:能滑冰会补冰,这个志愿者现在教滑冰
- 平安银行成首家接入二代央评系统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 俄罗斯明星学做中餐第四季|家常豆腐
- 军营观察丨因为热爱,所以披荆斩棘
- 两男子秦岭游玩迷路被困警民联动深夜成功施救
- 安徽省总工会着力提高职工就业质量:一场精准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