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现唐代宰相张九龄夫人墓 较为罕见葬回祖茔 《儿孑插妈》”刘智说。《儿孑插妈》
二是发挥制度优势,推进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
中新社西安10月11日电 (记者 阿琳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对外公布,考古人员在西安市发现一处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位墓主为张府君夫人董韶容,根据墓志内容并结合文献推测,张府君为唐代名相张九龄。
图为出土的胭脂盒。(资料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据了解,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北部发现一处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葬出土有墓志,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为张府君夫人董韶容。该墓纪年明确,出土有铜镜、铜钵、胭脂盒等生活类器物。
该墓葬所葬时代为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墓主董韶容为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荆州长史张氏夫人,史书无载。据墓志所载其丈夫官职、姓氏,检索史料,符合开元二十五年、金紫光禄大夫、荆州长史、张姓等条件的只有张九龄,因此推断董韶容为张九龄之妻。
图为出土的金银平脱镜。(资料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据了解,外嫁之女,再葬回祖茔之内,较为罕见。唐代不葬入夫家祖地有三种情形:因亡故于异地他乡,距离祖地太过遥远,耗费巨大,无法承担;女子生前信奉佛、道等宗教,生前对葬地有所选择;依据血亲家族观,女子与亲生家庭的关系并不因出嫁而大幅降低,相反还可以以血亲为纽带,归葬于血亲家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馆员史晟表示,董氏先夫而逝,且其夫左迁荆州,张九龄祖茔还在岭南,路途遥远,若董氏葬于岭南,则力有不逮。作为宰相之妻,董韶容在族内应有较高地位,最后将其归葬于董氏家族墓地,也颇为合情合理。
史晟表示,董韶容墓的墓葬形制虽较简单,出土器物也较少,但出土的金银平脱镜及胭脂盒等级较高,表明了该墓的特殊性。通过对该墓出土器物、墓志及墓地墓位形态的研究,为探讨唐代开元年间的墓葬制度及女性社会生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意义。(完)
【编辑:付子豪】质量强国建设,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该机构人士称,学龄人口持续减少主要与“少子化”问题有关。
(部分资料来源:人民日报)(责编:张信凤、刘洁妍)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信用卡逾期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信用卡逾期后银行处理的流程是什么?
- 一起向未来——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 平均气温下降2℃~4℃!2月11日—13日陕西有雨雪、降温-滚动新闻
- 思拓助力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客户端上线两周年
- 李云庄:消除数字鸿沟破除数据壁垒数智化助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全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