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治潞城区:抢收抢烘“双线忙” 颗粒归仓护秋粮

  中新网长治10月12日电 (刘小红 赵亚喆 段婷婷)当前正值秋粮收获与秋冬作物播种的关键节点,连日阴雨致使农田土壤湿度超标,给山西长治潞城区秋粮收割和晾晒造成极大阻碍。为守护民众“粮袋子”,潞城区启动“双抢一保”专项行动,组织各乡镇(街道)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同参与,调配农机资源投入抢收抢烘一线,加速推进秋收秋种,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在黄牛蹄乡惠宇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烘干场内,机器轰鸣,作业繁忙。潞城区农业农村局统一调配的履带式收割机持续运转,即便在积水严重的田块也能平稳作业,每小时可收割玉米超4亩。一旁的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行,实现收割与烘干的无缝对接,有效防止湿粮因无法及时晾晒而霉变。

潞城区调配农机资源投入抢收抢烘一线,推进秋收秋种,保障粮食颗粒归仓。赵亚喆 摄

  “我们合作社的烘干机已连续运行9天,累计烘干玉米200多吨、高粱33吨,日均处理量约30吨。”惠宇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亚军称,为应对紧急状况,合作社安排5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力求尽快帮农户完成粮食烘干处理。此外,合作社还提供2000平方米半封闭式晾晒场,方便农户临时存放粮食,避免再次受雨。

  田间地头,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成为抢收主力。相较于传统轮式收割机,其履带式设计更适应泥泞湿滑环境,既能减少对土壤的压实,又能保持高效收割。金黄玉米被迅速剥离、收集,降低了因持续阴雨导致的倒伏和霉变损失。

  “截至目前,投入生产的5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已累计收割秋粮1100余亩。”潞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星星介绍,全区烘干设备日处理能力达500余吨,预计20天内可完成受天气影响地块的抢收任务。为确保农机高效作业,该局安排技术人员跟机服务,及时排查和处理机械故障。

为守护民众“粮袋子”,潞城区启动“双抢一保”专项行动。段婷婷摄

  为统筹推进秋收秋种,潞城区农业农村局同步制定专项技术指导意见,从抢排抢收、适墒抢种、组织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并建立“每日调度、动态补位”机制,依据各乡镇(街道)作物成熟情况和设备需求,灵活调配农机与烘干资源,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应烘尽烘、应种尽种。

  “我们要最大限度降低连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的影响,守护好广大农户的劳动成果。”程星星表示,全区农业农村系统正全力打好秋粮抢收与秋冬播种“攻坚战”,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目前,在各部门、合作社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潞城区秋收进度有序推进,秋种准备同步开展,为明年夏粮丰收筑牢根基。一场与天气赛跑的“粮食保卫战”,正在潞城大地有序进行。(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cPNoipyY"></kbd><del id="V8PcE"></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2fSgxzVP"></b>
  • 玉米做成大产业(新春走基层)
  • “增量+存量”改革稳步推进 A股全面注册制水到渠成
  • 雨花剧院红色戏剧《代号1921》开启体验经济新演艺
查看更多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发布时间:2025-10-14 13:02:32 四位少妇按摩记视频 来自湖南

春来市暖花先知——从“亚洲花都”交易大数据看消费加速回暖民进党当局无论是以疫情还是其他借口阻挡两岸交流,都违背民意,不得人心。2022年读书活动围绕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结合贯彻落实以机关党建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专项工作安排,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任务,全面学习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包括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等,同时兼顾学习科技、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哪怕下雨天、下雪天,他们照样穿着短袖短裤,飞奔在绿茵场上,一个铲球,激起一片水花。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396888
举报
热点推荐
  • 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全力以赴稳增长

    2025-10-14 13:02:32

  • 新疆巴里坤现雾凇美景

    2025-10-14 13:02:32

  • 贵州省能源局--贵州频道--人民网

    2025-10-14 13:02:32

  • 让年轻人端上好“饭碗”

    2025-10-14 13:02:32

  • 多彩贵州·精彩无限人民网百个短视频展播--贵州频道--人民网

    2025-10-14 13:02:32

  • 日媒:乌克兰危机令世界重新回到“近代”

    2025-10-14 13:02:32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