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团队研发仿生光热织物 实现“秒速升温”与“稳定耐用”

  中新网天津10月12日电 (记者 孙玲玲)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12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甚至能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这些过去依赖复杂电子设备才能实现的“智能保暖”功能,未来可能仅需一块织物就能轻松完成。

  近日,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受盐碱地植物“吸盐-泌盐”机制启发,成功研发出一种兼具高效光热转换与优异力学性能的分子太阳能热(MOST)织物。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学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为下一代可穿戴热管理技术开辟了全新路径。

该仿生热织物设计示意图。天津大学 供图

  如何让MOST织物的力学及热管理性能协同提升,一直是个人热管理领域的核心难题。目前报道的MOST织物往往面临优异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不可兼得的问题,开发“高效光热+可靠耐用”的热管理织物,对节能减排、提升医疗理疗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从盐碱地植物“中亚滨藜”中汲取灵感,让织物同时实现了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协同提升,打破“二者不可兼得”的织物性能困局。

  实验显示,这种新型织物表现出优异的热管理能力:在420nm蓝光照射下,70秒内升温25.5℃,即使在-20℃的低温模拟日光中,50秒也可升温21.2℃。更难得的是,该织物具备极强的耐用性,经过50次摩擦、500次拉伸弯曲,甚至72小时连续洗涤后,光热性能保留率仍超90%,成功克服了传统MOST材料易脱落、寿命短的问题。

  此外,该织物还能通过调节光照强度精准控制释热温度,既可用于日常保暖,也可作为便携理疗载体,为关节炎等患者提供局部热敷。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将自然界生物的自适应机制转化为材料的性能调控策略。”封伟教授表示,这一仿生设计不仅为MOST织物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了新方法,更实现了热管理织物的性能突破。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服装、医疗理疗器械、户外防护装备等领域,推动个人热管理从“依赖外部供能”向“高效利用太阳能”转型升级。(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lehieT"></kbd><del id="xM9OsnR"></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Ak7KExe"></b>
  • 地质灾害应急科普系列之泥石流
  • 人民网记者遍神州—江苏
  • 大范围雨雪天气将会带来哪些影响?中央气象台首席告诉你
查看更多

《ios制作启动u盘》

发布时间:2025-10-14 08:26:02 麻豆啪啪 来自湖南

韩美空军举行联合演习总之,由于民主党控制了参议院,并且掌握着行政权力,拜登仍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2022年底,ChatGPT的出现也是一个标志,这种对话式机器人能够超越人工智能的许多局限,并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班列返程时将装运泰国龙眼、榴莲等应季水果,实现班列重去重回。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1759378
举报
热点推荐
  • 守护绿水青山&nbsp;建设美丽中国(奋进新征程&nbsp;建功新时代)

    2025-10-14 08:26:02

  • 一见·水库、粮库、钱库、碳库,走进总书记讲述的绿水青山

    2025-10-14 08:26:02

  • 人民网评:开启中阿、中海、中沙关系新时代

    2025-10-14 08:26:02

  • “生动说唱”让宣讲生活化、亲情化、人文化

    2025-10-14 08:26:02

  • 女天车司机张贵梅:一干30年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5-10-14 08:26:02

  • 向着伟大复兴,走好关键一程

    2025-10-14 08:26:02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