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成七级救灾物资保障体系 应急物资6小时内可送达全市任何地方 《日韩性》文/云歌、点苍编辑/绫波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责编:张荣耀、张青津《日韩性》
目前,欧洲多国正努力自主研发疫苗。
中新网重庆10月14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瑾14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重庆已建成七级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常态化储备物资100余万件。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6小时内可以送达全市任何地方。
姜瑾表示,“十四五”以来,重庆创新构建了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救灾救助及时高效,生活保障扎实可靠。建成的七级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即国家—市级—区县—乡镇—村社—家庭—社会。重庆常态化储备物资100余万件,比“十三五”末增加了近三成,可满足10万受灾群众救助需求。在此基础上,重庆根据灾害类别、风险点位、人口分布等因素综合研判,将救灾物资逐级前置,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第一时间送达灾区。
与此同时,重庆还创立了“渝速拨”机制,实现救助资金随报、随审、随拨,整个资金全过程都在线上封闭运行,并且通过国库直接发到群众“一卡通”账户上,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等待”。
此外,重庆还积极引导红十字会、慈善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在资金募集、物资补充、志愿服务等方面形成有效协作。重庆还积极与大型商贸企业达成补充储备共识,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加入救助行列,共同为受灾群众撑起一把“安全伞”。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市已累计发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8.33亿元,惠及385.1万人次受灾群众,有力保障了所有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完) 【编辑:李岩】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8月1日本报读者来信版身边事栏目刊登的,反映陕西西安市灞桥区华清东路附近路口没有安装红绿灯,机动车、行人混杂通行,存在安全隐患。
“昨晚看新闻,知道市里要给我们这些有基础病的老人发放防疫药品和物资,没想到今天就送到家里来了,谢谢你们!”12月19日下午5点,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街道彰武社区独居老人王秀兰收到社区工作者送来的“健康防疫包”后说。。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干部执行力全面提升!市委发出“提标提速提能力 敢闯敢干敢争先”的动员令!
- 新能源供暖进入寻常百姓家
- 江苏常州市朱林镇黄金村:以新时代“黄金精神”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 多种春菜在沈集中上市 香椿售价碾压车厘子和草莓
- 吉林通化卅载税月春风暖 百年风华党旗红
- 乌兹别克斯坦举办公共采购系统发展战略圆桌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