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加速对地球上的生命构成威胁。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胡默达)“80年来,《联合国宪章》始终作为国际社会共同遵循的根本性文件,指引着人类在曲折中前行,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人权事业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完善奠定了坚实根基。”11日,“阐述宪章精神,弘扬人权价值——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80周年人权理论和实践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会上如是说。
当天,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出席研讨会。他指出,近年来,人类永不再战的理想,联合国成立的初衷正面临严重挑战。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卷土重来,严重冲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破坏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蒋建国说,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共同构成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体系,为破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提供了全面方案,其中包括应对当今人权挑战的方案,即以安全守护人权,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以治理保障人权。
“全球人权治理是全球治理应有之义。”林尚立说,全球治理倡议的精神内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面对新的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继续弘扬人权价值、完善人权机制,这不仅是履行《联合国宪章》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人权》杂志社协办,近七十名来自中国和联合国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与会。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和认为,《联合国宪章》将道德层面的人权升华为具有国际意义的核心原则,完成了一场深刻的法理理念的转变,奠定了当代国际人权体系的基石。
华东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胡玉鸿表示,《联合国宪章》开启了国际社会发展人权的崭新格局,突显出人的尊严在人权领域的基础地位,突破了人权理论中的个人主义范式。
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穆索菲(Sophie Muller)说,唯有通过多方对话,联合国及其各成员国才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制定务实解决方案;唯有从人的角度出发,各方才能采取包容性措施,切实满足妇女儿童、残障人士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需求。(完) 【编辑:张令旗】
团队依据秋海棠属最新分类,对该物种进行了研究、比对、分析,发现它隶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小黑山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林下,花期一般在每年的8月至9月,黄色的花蕊形似祥云图案,花瓣为淡粉色。。
- 今日热点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 蛟河市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五大工作机制
- 失去大陆市场后,台湾凤梨释迦卖不出去了……
- 第一报道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这样倡导
- “体彩新春季 瑞兔呈祥送好彩” 宁夏体彩中心地推活动走进中卫市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扎根大漠问苍穹 逐梦九天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