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乡村振兴产业联合会会长、广东广大乡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志雄表示,通过开展乡村振兴产业智库服务、交流合作服务、人才培育服务、就业创业服务等模式凝聚产业合力,推动广东省内外乡村振兴全产业链资源有效联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创新格局,助推乡村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淄博10月13日电(周艺伟 王峰)新大众文艺座谈会13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会议围绕新大众文艺的发展现状、核心特征与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探讨,旨在为新大众文艺健康繁荣发展提供引导与支撑。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在致辞中表示,伴随着技术革命和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文艺生产机制和艺术形态发生重大变革和调整,短视频、微短剧、网剧等一大批带有鲜明“人民性”特征的新型文艺形态不断涌现,新大众文艺正成为新时代文学领域重要的思考研究现象。
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庆文介绍说,近年来,淄博努力克服老工业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实际困难,积极应对淄博烧烤带来的线上线下城市流量,聚力推进服务、诚信、志愿、劳动、文化“五个淄博”建设。“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积极拥抱新的文艺形式和传播方式,鼓励支持新大众文艺发展,促进人文精神与工业城市共生共荣。”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莫言表示,无论是新大众文艺还是严肃文艺,都离不开与生活的深刻联结。新大众文艺若要真正被民众接纳和喜爱,原创性是关键。创作者必须与生活建立“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将百姓关切和社会热点作为创作焦点,真正做到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此外,敏锐的“网感”也必不可少,这直接关系到作品能否获得更多点击量与阅读量。
莫言建议,有关部门可针对公众号、短视频、微短剧等网络文艺作品开展专业评审,通过评比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帮助公众明确优秀作品的标准。同时,他也呼吁AI开发者为AI生成内容添加不可去除的标识,使读者与用户能够轻松辨识,鼓励原创、推动文艺创新,让坚持原创的人感受到自身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晖则聚焦微短剧的海外传播价值。她表示,微短剧作为承载中国话语、彰显中国特色的文艺载体,不仅成功开拓海外市场并占据一定份额,更依托源自民间的创作根基与突出的创新能力,构建起独具风格的叙事模式,在国际传播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作总结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大众文艺的时代特征和生成逻辑,系统分析了山东繁荣发展新大众文艺的深厚基础与独特优势,并围绕把稳正确方向、突出价值引领,率先更新观念、强化扶持引导,突出文化内涵、着力创新创造,创新宣传展示、拓展传播影响,强化人才培养、夯实发展根基,汇聚各方力量、共促繁荣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
会上,《新大众文艺研究报告》《关于繁荣发展新大众文艺的倡议书》相继发布,报告系统梳理了当前新大众文艺的发展脉络、形态特征与创新实践,倡议书从淬炼内容品质、打造文艺精品等方面,为新大众文艺健康发展提供了积极倡议与科学指引。此外,10位新大众文艺创作者和有关机构负责人聚焦创作实践和工作实际,分享了创作经验与认识体会。(完)
【编辑:王祎】众多利益攸关方和外部专家正在敦促多边开发银行增加贷款并支持更多的私人投资。。
- 今日热点
- 包头市总工会召开旗县区工会2022年度述职评价会
- 天津:和平区推进全域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 广东揭阳举办“狮舞揭阳·活力古城”网络宣传活动
- 又一暴雷引众人关注,华众联合给出投资建议
- 昌都市开展2022年“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活动
- 视频|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复演相约欣赏陕北“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