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成七级救灾物资保障体系 应急物资6小时内可送达全市任何地方 《乌鸦传媒黄色仑库》菲律宾旅游部长克里斯蒂娜·弗拉斯科说,菲律宾今年的目标是吸引约480万外国游客,中国游客市场是菲方优先发力方向之一。《乌鸦传媒黄色仑库》
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中新网重庆10月14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瑾14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重庆已建成七级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常态化储备物资100余万件。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6小时内可以送达全市任何地方。
姜瑾表示,“十四五”以来,重庆创新构建了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救灾救助及时高效,生活保障扎实可靠。建成的七级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即国家—市级—区县—乡镇—村社—家庭—社会。重庆常态化储备物资100余万件,比“十三五”末增加了近三成,可满足10万受灾群众救助需求。在此基础上,重庆根据灾害类别、风险点位、人口分布等因素综合研判,将救灾物资逐级前置,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第一时间送达灾区。
与此同时,重庆还创立了“渝速拨”机制,实现救助资金随报、随审、随拨,整个资金全过程都在线上封闭运行,并且通过国库直接发到群众“一卡通”账户上,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等待”。
此外,重庆还积极引导红十字会、慈善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在资金募集、物资补充、志愿服务等方面形成有效协作。重庆还积极与大型商贸企业达成补充储备共识,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加入救助行列,共同为受灾群众撑起一把“安全伞”。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市已累计发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8.33亿元,惠及385.1万人次受灾群众,有力保障了所有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完) 【编辑:李岩】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结束5日净流出,今日净流入亿元。
此话果然不错。
比如“吃饭问题”,既涉及开放和自强,又关系守正与创新,亦蕴含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新华网贵州频道—多彩贵州
- “向南向北——名家水墨展”开展
- 营造网上建言文化 部分地方人大政协通过人民网开展“人民建议”征集
- 两部门联合发文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
- 迈向高端!“齐鲁美酒”亮相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美国防部称中方拒绝就民用无人飞艇事件通话发表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