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现场调查,为保证运输安全,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三分部成立了运输工作专班,从1月17日启运至31日进场,中国中铁雅万高铁三分部干部连续盯岗60余人次,100余名员工现场配合整修道路300余处,取土、碎石等2000m,投入2辆500吨牵引机车,2辆装载机,1辆挖掘机串联牵引,使用200余块钢板铺垫,经过20余次反复模拟运输试验,历时15天,最终于1月31日将两台主变压器顺利运抵卡拉旺牵引变电所内。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谢雁冰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天是世界粮食日。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发布《2025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去年全球饥饿人口比例降低至8.2%,延续了近几年稳步下降的趋势,但仍有约6.73亿人挣扎在饥饿线上,距离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零饥饿”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生存之本。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中国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养育了14亿多人口,近年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全球每5斤谷物就有1斤多产自中国,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作出卓著贡献。
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改善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助力世界减贫进程。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将粮食安全作为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我们依靠自身努力,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技术受援国转变为核心贡献者,是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推广1000多项农业技术,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以实际行动助力解决全球南方粮食短缺问题,让消除饥饿、消除贫困的全球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从端稳自家饭碗的底气到助力全球减贫事业的作为,中国以积极行动守护全球粮食安全,将继续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不懈努力。(完) 【编辑:陈海峰】
一、碳中和实现路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后,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对达峰时间、峰值年份排放量、达峰以后的排放变化路径等问题开展了研究,总体上大家认为2030年达峰是可能的,但对于中国碳排放判断尚存在分歧,因为时间久,不确定性较大,大部分研究认为,205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预计在25亿-50亿吨,2060年碳排放量在20亿吨左右。。
- 今日热点
- 了不起的创业兵|吴飞:农文旅融合开辟创业致富新径
- 湖南桑植官田遗址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多种形态铁器加工炉系首次在南方地区发现
- 穿行黄山的“云端信使”
- 湿地之美:鸥鹤翔集芦花飞舞
- 2022人民日报上的黑龙江--黑龙江频道--人民网
-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廉洁文化养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