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1月岛内11项主要出口货类全数大幅滑落,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电子零组件和集成电路出口年降幅各达%和%,跌幅分别创下11年和14年新高,显示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弱效应扩散,连上游集成电路也难以幸免,电子产业景气进入修正期,且跌幅相当大。
中新网10月16日电 国新办16日就文明乡风建设以及举办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安排了保护传承农村文化遗产分会场活动,请问是出于哪些考虑?加强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哪些重点措施?
对此,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把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摸清底数,夯实保护基础。开展农耕文化资源摸底调查和农业古籍古农书抢救性保护、收集整理,组织学理化、体系化研究阐释。挖掘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已经分7批认定了188项,其中有25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居世界首位。
二是保护传承,留住乡愁乡情。培育农耕技艺传承人,大规模组织乡土文化能人培训,遴选推介优秀乡村工匠,加强农耕技艺传承、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的传承。推广基于传统礼俗形成的时代新风,弘扬传统美德和优秀家风家训。
三是转化应用,发掘多元价值。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推介“农遗良品”“农耕好物”,将农业景观、民俗风情等转化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文艺赋美乡村”工作,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吸收传统工艺、特色技法设计开发创意产品,培育乡村文化艺术村。届时,保护传承农村文化遗产分会场将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发布最新情况,启动相关工作。
江文胜指出,农业农村部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农业农村领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充分发挥乡村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有功能,推进乡村各类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魅力风采。 【编辑:周驰】
但在2023年,全球转型的中心将依然在欧洲。。
- 今日热点
- 文艺星开讲丨莫言:“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 “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启动
- 2020年全国投教动漫大赛优秀作品:《妙多话市》
- 成都:发挥资源禀赋在国际舞台打造中国城市名片
- “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辟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