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中吉关系:世代友好、共享繁荣、命运与共——专访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刘江平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16日电 (贾志鹏 储旭 刘英 程勇)当前,在习近平主席和扎帕罗夫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吉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日,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刘江平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全面梳理了中吉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及面临的广阔发展前景,指出“世代友好、共享繁荣、命运与共”是构建中吉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与美好未来。
中新社记者:刘江平大使,您好!在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背景下,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在合作交流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就?
刘江平: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扎帕罗夫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吉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
一是政治关系明确新定位。2023年5月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扎帕罗夫总统共同签署并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中吉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睦邻友好、共享繁荣的中吉命运共同体。今年2月,扎帕罗夫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为中吉关系发展擘画了新蓝图,指明了新方向。习近平主席同扎帕罗夫总统已七次会晤,两国总理和立法机构领导人均实现互访。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树立了邻国关系的典范。
二是务实合作实现新突破。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进口来源国和投资来源国地位。去年两国贸易额达227亿美元,今年1—8月达196.6亿美元,同比增长52.6%,今年将再创历史新高。中吉乌铁路项目于今年6月全线开工建设。这条“钢铁丝路”的建成将使吉尔吉斯斯坦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战略大通道。双方不断优化口岸通关、建设跨境物流基础设施,持续释放互联互通合作潜力。两国投资合作增长势头迅猛,新的合作项目不断涌现。绿色矿产、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也在拓展,形成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格局。
三是人文交流迈上新台阶。中亚首个中国文化中心落地比什凯克,鲁班工坊建成运营,4所孔子学院桃李盈门,“汉语热”“留学中国热”在吉不断升温。中国影视剧、音乐等受到吉民众广泛好评。中方开展“健康快车光明行”活动,为800余名吉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双方在经典著作互译出版、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两国地方合作不断拓展,已建立29对友好省州(市)。中吉世代友好深入人心,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越发巩固。
四是多边协作取得新成效。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吉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亚机制等框架内密切协作。吉方积极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两国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携手践行多边主义,并肩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作出了中吉贡献。
中新社记者:当前,驻吉使馆致力于推动中吉哪些重点领域的合作?对于计划赴吉投资的企业,您有何建议?
刘江平:随着中吉各领域合作全面展开,使馆工作越来越繁忙,归纳起来有以下重点方向:
一是切实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习近平主席和扎帕罗夫总统高瞻远瞩、交往密切,为中吉关系掌舵领航。使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二是重点保障战略性大项目实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吉乌铁路建设。我们要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铁路建设,将中吉乌铁路打造成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新的示范项目。我们将继续推动别迭里口岸公路等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口岸现代化改造,尽早实现别迭里口岸常态化运营,共同提升中吉三大口岸通关效率,构建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格局,助推两国互利合作。
三是持续拓展新领域合作。中方已宣布在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内建立减贫、教育交流合作、荒漠化治理中心和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些平台作用,同吉方分享中国在绿色发展、减贫、生态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助力吉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鼓励和支持两国企业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作,帮助吉方开发丰富的水电、太阳能、风能资源。我们还要推动跨境电商合作,让吉民众能够更便捷地购买中国商品,也让更多吉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四是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我们要让两国民众“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充分发挥好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的作用,帮助更多吉青年实现留学中国梦想,为中吉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继续推动文化、旅游、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发挥好中国文化中心积极作用,开展更多联合考古、影视制作、艺术展演等活动,让两国文明在互学互鉴中更加丰富多彩,让两国人民在交流合作中更加相知相亲。
中国驻吉使馆鼓励和支持更多中国企业来吉投资兴业,希望企业家们认真做好市场调研,依法合规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形象,更多参与中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我们将秉持“外交为民”理念,切实保护在吉中资企业合法权益。
中新社记者: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两地跨境合作有哪些独特优势与机遇?
刘江平: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具有政策、区位、人文、资源等独特优势,为推进中国同吉乃至中亚地区全方位合作积极贡献新疆力量。
一是互联互通夯实合作基础。中吉乌铁路中国境内起点在新疆喀什。乌鲁木齐市同吉比什凯克、奥什开通了直航。中吉现在有三对陆路口岸,口岸中方一侧均位于新疆,其中伊尔克什坦口岸已实现全天候运营。今年8月,巴尔斯科恩—别迭里公路项目启动建设,两国口岸交通将再添新动脉。中吉乌铁路建设和中吉口岸现代化改造加速推进,为两国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二是绿色产业助力未来发展。新疆在绿色矿产、风电、光伏和储能、荒漠化防治等领域优势明显,吉矿产和水资源储量丰富,荒漠化治理需求大。双方不断加强绿色技术开发、分享、应用,促进绿色产业合作,为两国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三是人文相亲促进民心相通。新疆同吉人文相亲,《玛纳斯》史诗是两国共同的文化瑰宝,新疆柯尔克孜族著名玛纳斯说唱艺术家居素甫·玛玛依在两国人民中享有盛名,比什凯克市有他的纪念雕像。今年国庆前夕使馆特邀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歌舞团来吉演出,中国艺术家的精湛表演受到吉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双方人文交流丰富多彩,为两国人民友谊架起了新桥梁。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发展?您对明年吉主办上合组织峰会有何期待?
刘江平:中国同中亚国家有3300多公里共同边界,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了双方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主旨讲话中指出,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这是中方的真诚希望,也是中国中亚合作的重点方向。
中国是最早同中亚五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建交33年来,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中亚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各国维护本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坚定支持各国追求民族振兴和团结自强,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同中亚国家持续深化双多边执法安全合作,合力打击“三股势力”、贩毒、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共同威胁,为地区的和平稳定构筑起强大的安全屏障。
中国同中亚五国同为发展中国家,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各国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繁荣。建交33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和相互投资额增长上百倍,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948亿美元。双方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开花结果,重大项目接踵落地。中方愿同中亚国家开展更高质量合作,共享发展经验和最新技术成果,汇聚共进力量,深化利益融合,实现共同繁荣。
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交流融合的大舞台,中方乐见中亚国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地区问题,赞赏中亚国家为推进地区一体化所作努力。在今年6月的中国—中亚阿斯塔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签署中国同中亚五国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将双方世代友好的原则固定下来,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筑牢了根基,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
中国同中亚国家互联互通合作不断拓展。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等大项目成功建成,途经中亚的中欧货运班列快速发展。中吉乌铁路、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加快推进,中吉别迭里口岸成功开通,口岸配套公路项目迅速启动。中国同中亚国家间正在形成现代化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将推动中亚地区由“陆锁”向“陆联”转型,成为连通欧亚大陆的“黄金十字路口”。
天津峰会后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接力棒交到了吉尔吉斯斯坦手中,这将是吉第四次举办上合组织峰会,中方将全力支持吉方主席国工作。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明年吉方一定能举办一场精彩纷呈的盛会,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凝聚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上合组织取得新发展,为地区稳定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为完善全球治理、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发挥更大作用。
中新社记者:在吉华侨华人和侨社团在维护中吉友谊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请对在吉侨胞说几句寄语。
刘江平:随着中吉合作快速发展,来吉中国公民数量持续增多,原有华侨华人社团日益发展壮大,新的侨团商会也在不断成立。在使馆的指导下,在吉侨团侨社健康有序发展。
长期以来,旅吉各族侨胞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勇做中吉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吉友好合作事业,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吉合作,在各自领域为促进中吉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吉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吉关系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希望广大在吉华侨华人把握历史机遇,在促进中吉合作、巩固中吉友好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中吉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中新社记者:请您用三个关键词展望未来中吉关系的发展前景。
刘江平:我想用“世代友好”“共享繁荣”“命运与共”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中吉关系美好前景。
“世代友好”标志着中吉关系建立在牢固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之上。两国人民有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冲突。1992年两国建交后,通过友好协商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将1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打造成连接两国人民的友谊纽带。随着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快速发展,友谊的种子已经深植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心中,中吉世代友好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共享繁荣”体现了中吉合作具有鲜明的互利共赢性质。建交33年来,中吉合作不断拓展并取得丰硕成果。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吉方正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新吉尔吉斯斯坦。中吉两国坚持优势互补,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命运与共”意味着中吉不仅是邻居和伙伴,更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吉将更加坚定地站在一起,维护两国共同的战略安全和发展利益。相信在两国共同努力下,中吉命运共同体建设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两国人民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完)
【编辑:李岩】
经济新闻精选:
-
2025-10-17 03:56:23
-
2025-10-17 03:56:23
-
2025-10-17 03:56:23
-
2025-10-17 03:56:23
-
2025-10-17 03:56:23
-
2025-10-17 03:56:23
-
2025-10-17 03:56:23
-
2025-10-17 03:56:23
-
2025-10-17 03: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