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报道据路透社2月6日报道,以色列研究人员表示,一种配备了利用蝗虫触角的生物传感器的新型嗅探机器人能够帮助推进疾病诊断和改进安全检查。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10月15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来自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及空间探测四大学科领域的四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这四位获奖者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平(大气物理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新(地球物理奖)、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戴磊(空间物理奖)、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特聘研究员刘超(空间探测奖)。
黄平主要从事热带气候及东亚夏季风研究,揭示热带大气-海洋非均匀增暖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对热带降水变化的影响机制,为解释东亚季风区降水格局演变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构建全球变暖下热带年际变率“降水-环流-海温”耦合变化的理论模型,阐明全球变暖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及其气候影响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等。
王新主要从事地震学基础研究,在俯冲带精细结构成像与地震震源物理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包括发展多种探测俯冲板片界面精细结构的方法,实现深部界面结构微弱信号的有效提取与细节刻画;构建典型俯冲带板片上界面断层尺度三维几何结构,阐明其对大地震破裂机制的控制作用等。
戴磊长期从事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研究,在磁层动力学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包括建立磁重联区微观霍尔电磁场的解析模型,揭示动理学阿尔芬波在磁重联中的作用,并阐明霍尔场多极分布的物理根源;首次发现磁层偶极化加速高能MeV(兆电子伏)电子的直接证据,提出一种迅速加速磁层高能粒子的新机制;揭示日侧驱动的磁层全球对流演化的新模式,拓展经典磁层对流模型等。
刘超主要从事空间环境探测技术研究,重点聚焦于空间等离子体就位探测技术,取得成果包括攻克空间等离子体高灵敏就位探测关键技术,实现中国空间等离子体就位探测技术的首次星载应用,成功获取首幅自主数据的高精度全球电离层原位分布图等。
颁奖仪式后,四位科学家在“科学四人谈”环节中,围绕“聚焦青年科研力量,对话大气、地球与空间科学前沿”的主题展开对话。活动期间,还举行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基地二期暨“赵九章展”的开展仪式。
据悉,“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是中国空间科学的开拓者和空间探测技术的先驱,也是中国现代大气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命名的“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设立于1990年,每两年评选颁奖一次。30余年来,已有百余位青年科学家在此奖项的激励下,成长为推动中国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完)
【编辑:胡寒笑】因此,我们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 今日热点
- 通讯:中国工程队给印尼海洋石油小城带来新变化
- 纵论天下徐坡岭:中俄关系有利于世界稳定与安全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负担“减”下去 效能“提”上来
- 2023年成都将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
- 【新时代文明实践进行时】乌鲁木齐市春季征兵体检有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