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访千年古刹 黄沙掩东西“佛缘”

  中新网新疆和田10月17日电 (苟继鹏)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存续千年的热瓦克佛寺遗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它不仅是和田地区保存较为完整、时代较早的佛教建筑,也是晋唐时期丝绸之路南道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新疆洛浦县博物馆馆长夏提努尔·斯迪克日前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

10月15日,从远处眺望热瓦克佛寺遗址。苟继鹏 摄

  从和田市向北出发,行至洛浦县城西北50公里处的沙漠中,千年古刹热瓦克佛寺遗址便映入眼帘。

  “佛寺大约始建于公元2至3世纪,延续至唐代。其建筑形式和壁画风格深受犍陀罗文化的影响。”听着夏提努尔的介绍,记者走进热瓦克佛寺遗址,寺院建筑遗址整体呈方形,以土坯砌筑,佛塔立于方形院内,坐北朝南,基本保留了初建时期的状况。只是寺院主体被掩埋在黄沙之下,只有少部分院墙和圆柱形塔身屹立在外,饱经风沙侵蚀。

热瓦克佛寺复原模型。苟继鹏 摄

  夏提努尔称,从热瓦克佛寺复原模型可以看出,其亭台楼阁式的布局,不仅展现了宗教建筑的庄严气韵,也透露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气息。

  和田地区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一站,也是西域佛法兴盛地之一。时至今日,和田地区仍然保存着30多处佛寺遗址。

  据夏提努尔介绍,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这里佛寺林立,僧人云集。西行取经的唐代高僧玄奘,沿丝绸之路南道返回时,曾途经此处停留讲经。

  “佛教东传,在今和田、库车、吐鲁番形成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盛行的三大中心,又以这三个中心为基点,继续传播。”她说,作为重要历史遗址,热瓦克佛寺遗址见证了佛教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热瓦克佛寺遗址自20世纪初被发现之后,在国内外考古界和史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至今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热瓦克佛寺遗址。苟继鹏 摄

  据介绍,该遗址不仅发现了佛、菩萨等泥塑彩绘像,还有浮雕饰件及少量绘有装饰图案的壁画。此外,在佛塔周边发现红、灰陶器残片、五铢钱与佛像残片等遗物。

  2001年6月,热瓦克佛寺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还成为中国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遗址区域内已建立游客接待中心,游客可在此更好地了解热瓦克佛寺的历史与文化。”夏提努尔表示,随着遗址保护和发掘工作的推进,热瓦克佛寺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将被进一步挖掘。(完)

【编辑:惠小东】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9xzsHuQ"></kbd><del id="qHFWw"></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UlbhtF"></b>
  • 莲都区政务公开咨询意见投诉建议
  • 市民25万元现金在家里“放霉了”求助银行成功兑换“霉币”
  • 争创全国百强县建设可爱鄂托克--内蒙古频道--人民网
查看更多

《亚洲天堂啪啪啪》

发布时间:2025-10-17 16:52:20 91精品软件 来自湖南

安抚电压突变“情绪”,让风电不再“靠天吃饭”根据《行动计划》,浙江省全面对标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地方,持续推进《浙江省专利条例》《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浙江省著作权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修订工作,助力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标准出台。“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参照《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文本)制定的,存在保护标准低、范围窄、链条短等问题,难以激励原始创新,助长了育种研发的急功近利和低水平重复,洋种子、仿种子、套牌种子、假种子问题严重,不仅对我国育种原始创新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而且加剧了国内种子供给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点与阿拉伯文化理念颇有相通之处”。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939962
举报
热点推荐
  • 水利部:到203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

    2025-10-17 16:52:2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025-10-17 16:52:20

  • 以数字经济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2025-10-17 16:52:20

  • 牡丹江市集中力量办好10项利民实事

    2025-10-17 16:52:20

  • 河南商城--河南频道--人民网

    2025-10-17 16:52:20

  • 春节期间,南京朝天宫街道城管人24小时坚守岗位

    2025-10-17 16:52:20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