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说道。
中新网重庆10月17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7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重庆创新构建全流域、跨区域水网联合调度机制,累计调度水库600余座次,拦蓄洪水106.3亿立方米。
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宋刚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重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数字化赋能水旱灾害防御,系统构建“五大体系”,有效提升防御能力。
首先是数字赋能,提升智治水平。重庆建成“水旱灾害防御应用”,归集共享1.6万个前端感知设备数据,创新AI语音“一呼四应”“一键直达”模式,重塑“人防+技防”闭环管理流程,有效支撑全市防汛综合决策。
其次是精准管控,消除风险隐患。重庆建立覆盖小流域山洪灾害危险区、防洪薄弱风险点等“六类风险”的清单式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一点一策”精准化管控。
再次是监测前置,掌握预警先机。重庆建成由气象卫星、测雨雷达和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能提前72小时以上预判大江大河洪水警讯,提前24小时以上预判中小河流洪水警讯,预警叫应时间从平均2小时以上大幅缩短至15分钟以内,最大限度争取防汛主动。
第四是工程联动,优化调度效能。重庆创新构建全流域、跨区域水网联合调度机制,累计调度水库600余座次,拦蓄洪水106.3亿立方米。在化解洪灾风险的同时,重庆还将洪水转化为水电资源,增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
最后是建设提速,构筑韧性防线。重庆通过系统实施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等防洪工程,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的韧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宋刚勇表示,从实战来看,在应对2021年嘉陵江、涪江秋汛和2024年全市“7·8”暴雨时,重庆的预警预报和防洪工程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在2022年和2024年连晴干旱期间,重庆通过跨区域调度3.2亿立方米水资源,有效保障1380万人饮水安全和285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这是防御能力提升的最直接证明。(完) 【编辑:惠小东】
中金公司预计,1月新增贷款约万亿元,创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同比多增万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速%。。
- 今日热点
- 聚焦现实题材电视剧创意与提升——2022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电视剧创作论坛”在京召开
- 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高速公路货车单日通行619.76万辆环比增长10.81%
- 华为回应断供我们能挺过去,但大量美国人会因此失业
- 千株牡丹反季绽放2023迎春花展将持续至2月16日
- 广东:接种疫苗异常反应 将有保险补偿
- 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