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精选自以下研报:东海证券《汽车行业周报:多地政策促进汽车消费,节后车市有望回暖》信达证券《汽车行业跟踪:我们预计至暗时点已过,看好汽车春季行情》国信证券《汽车行业2023年2月投资策略:半数公司发布业绩预告,调价和政策并举刺激增长》申港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周报:业绩预告整体向好,关注年报行情》责任编辑:杨国强新能源汽车机构汽车
中新社天津10月17日电 (记者 李纯)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期间,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国际会议主席陈东升17日在天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航空医疗救援的发展已经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陈东升表示,受制于道路拥挤、地形限制等问题,地面救护救援效率可能受到影响。国际先进经验显示,空中医疗救援的快速响应优势明显,能够更快抵达事故现场、进行救护转运。
“形成从地面到空中的立体式救援网络,这是国际上的一个发展趋势。”陈东升说。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中国民航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联合印发文件,指导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等12个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地区的多家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陆续开展航空医疗救援服务。试点期间,每年开展航空医疗救护飞行近2000小时,救助伤患者2000余人。
2024年11月,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增加了“航空医疗转运”价格立项,明确相关服务产出、价格构成、计价说明等。
陈东升认为,中国的航空医疗救援发展已经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正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他并表示,航空医疗救援是低空经济领域中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如何让“空中救护车”更好发挥作用?陈东升对此提到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需要加快医保改革,减轻民众在航空医疗救援付费方面的经济压力,同时推广与航空医疗救援相关的商业保险。
在陈东升看来,加快商业服务开发也是一项重点工作,尤其是开发补充保险、补充医疗的商业服务模式。目前,湖北、浙江、陕西等地已经开展相关试点工作。
他建议,卫生、应急、民航等部门应形成联动机制,协调有关航空医疗救援管理和服务的问题。地方政府也可引导民间力量、商业资本、国际资源对接这一市场,在“耐心资本”的加持下,促进航空医疗救援市场快速成长。“这是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完) 【编辑:曹子健】
东欧、中东、北非、东亚等安全环境严峻的地区积极引进新式武器。。
- 今日热点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颁布,给百姓更多的质量获得感
- 湖南生态环境厅组织集中收看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
- “三变”改革结硕果 村民分红笑开颜中安在线池州频道石 台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2022年度公开遴选公务员拟任职人员公示公告
- 海南:双向开放的金融新格局日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