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创智引未来 第四届京港环保科技论坛在北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杨双月)“Road To EcoCity第四届京港环保科技论坛”16日在北京昌平区北控宏创科技园举行。论坛以“京港携手绿色科创智引未来”为主题,来自京港的专家学者、政商领袖及青年才俊,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助力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深化绿色金融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探索人类科技与环境保护的绿色未来。

10月16日,“Road To EcoCity第四届京港环保科技论坛”在北京昌平区北控宏创科技园举行。主办方供图

  这场由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减碳生活基金会、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共同主办的论坛,是“北控科技创新文化周”的核心环节。

  北控集团党委副书记、北京控股党委书记、董事会主席杨治昌在欢迎辞中表示,北京控股2007年起从多元综合性业务向公用事业领域转型,面对“双碳”目标与人工智能引领的科创趋势,北京控股将从三方面发力:利用人工智能升级现有环保业务,拓展循环经济领域新兴业务,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以加快自身绿色化改造。他同时强调,北京控股会继续秉持“服务北京,繁荣香港”宗旨,深化与两地各界合作,共同应对环保挑战。

  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区委常委、副区长柳强指出,昌平与北京控股合作基础扎实,已携手推动智慧水务、固废资源化、燃气智慧管网等项目落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枢纽,在绿色金融、国际技术交流方面的优势,能与昌平的产业集聚、应用场景形成互补。未来,昌平将深化与香港在环保科技领域的精准对接,提供优质政策支持与丰富应用场景,期待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共同开拓全球绿色市场,让京港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地区与民众。

  论坛期间,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北京总部(创科教育交流基地)揭牌仪式举行。此次北京总部的设立,将为两地青年科创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也为科创、环保、教育资源共享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成为连接京港两地科创力量的重要桥梁。

10月16日,“Road To EcoCity第四届京港环保科技论坛”在北京昌平区北控宏创科技园举行。主办方供图

  在论坛分享环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投资推广/企业出海专组副总监李明茹结合香港区位优势,分享了绿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新机遇;香港大学在职教授、香港教育大学校董会副主席陈浩华围绕绿色金融与RWA最新趋势展开讲解,深入阐释绿色金融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福民介绍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创新应用;香港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助理教授、Feeling AI(云梧智能)创始人戴勃分享了AI与城市数字化智慧化的相关内容;港京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娜详细介绍了面向环保产业场景的国际化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论坛结束后,部分嘉宾赴北京北控绿海能环保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实地了解垃圾处理、污染防治及再生能源等技术应用情况。

  据悉,此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北京控股在助力京港两地绿色科技领域合作上迈入新阶段,为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美好未来贡献了重要力量。(完)

【编辑:李润泽】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Xo34nrh3"></kbd><del id="mhiIrY"></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SNFgMh"></b>
  • 美媒:亚洲人更易因“归属感”而推迟退休
  • 发挥优势凝聚合力&nbsp;奏响乡村人才振兴“交响曲”
  • 澳新总理称与中国关系仍将“棘手”
查看更多

《成人污视频》

发布时间:2025-10-18 14:55:34 强 漂亮女老板3 来自湖南

向着伟大复兴,走好关键一程尤其是ESG主题指数型基金,仅1只产品上涨。该项目销售指导价为8万元/平方米。从长期确保优秀人才的角度来看也很有意义。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246478
举报
热点推荐
  • 镜观·领航丨共襄开放盛举共创美好未来

    2025-10-18 14:55:34

  • 2022年工行承销债券为实体经济融资超2万亿元——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2025-10-18 14:55:34

  •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红网

    2025-10-18 14:55:34

  •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奋进新征程&nbsp;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2025-10-18 14:55:34

  • 《2020报纸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发布:报纸入驻视频聚合客户端比率明显上升

    2025-10-18 14:55:34

  • 重庆合川:办好“三个课堂”提升党员冬训质量

    2025-10-18 14:55:34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