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成所实行公司化管理,全所服务。
中新网11月1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消息,2026年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二号、神舟二十三号、梦舟一号等4次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现启动年度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
一、征集内容及范围
天舟十号飞行任务、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二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梦舟一号飞行任务标识设计方案(含设计阐述),所有热爱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自然人、法人及组织均可参与。
二、活动安排
征集活动按照发布公告、初步评选、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和结果公布5个环节组织实施:
(一)发布公告环节。面向社会发布征集公告,2025年12月15日12时截止征集。
(二)初步评选环节。组织对征集作品进行初步审核,每次任务遴选出不超过10个方案入围。
(三)网络投票环节。针对初选入围方案,在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专题页面组织为期7天的网络投票(网络投票结果仅作为最终评选的参考因素)。
(四)最终评选环节。组织成立包括航天、文学、工美设计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综合专家评审意见和网络投票结果,每次任务评选1个最终设计方案。
(五)结果公布环节。正式对外发布2026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
三、主办单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四、总体标准
(一)创意要求
任务标识设计应充分体现中国元素、载人航天特色和任务特点,具有鲜明的科技与艺术寓意,也应适当考虑与以往任务标识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连续性,便于识别、记忆和推广。以往任务标识可以在载人航天工程官网查询。
(二)形式规范
1.作品需通过图像制作软件(如Photoshop、AI等)制作电子版,上交作品必须为彩色清晰图片。分辨率不小于300dpi,色彩模式为RGB,导出格式为jpg或png格式。
2.设计尺寸为120mm*120mm,并在电子文件中注明各部分颜色,最终入选的作品须提供psd或AI格式设计源文件。
五、活动规则
(一)投稿作品须为投稿者原创,投稿者应确保拥有作品完整著作权,不存在著作权移交或转让他人等情况,如涉及共同合作、职务作品或其他不同权属状态情况,均视为合作方、单位或其他权利人明知且同意本说明约束。
(二)参评者应同意活动主办单位可以对参评作品进行修改及借鉴,形成最终正式使用的任务标识。
(三)投稿作品如因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权利保护或者因投稿作品存在权利瑕疵或内容虚假、非法、不正当,或其他不合理原因发生法律纠纷的,所有法律责任均由投稿者自行承担且主办单位保留取消其投稿资格及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
(四)投稿作品须为首次投稿,且在本次征稿评审结果公布前,所有投稿者不得将投稿作品转让、授权给第三方,也不得向第三方投稿。
(五)投稿者须自留底稿和设计源文件,一经投稿,恕不退稿。
(六)投稿作品一旦被主办单位决定最终录用,需签订著作权(无偿)转让合同,并移交底稿和设计源文件,投稿作品及其相关资料所有权利均归属主办单位。
六、提交方式
(一)投稿人/单位自行下载《2026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信息填报表》(见附件)并完成填写,将填报表及标识设计图以压缩文件形式作为邮件附件发送,压缩文件以“xx任务标识投稿+姓名+手机号”命名。
(二)若完成多次任务标识设计,投稿时请以任务为单位分别形成压缩文件并作为邮件附件发送。
(三)来稿邮件均以“2026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姓名+手机号”命名,于截止时间前发送至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请勿重复发送。
(四)联系人:郝祎咛,咨询电话:010-68378751。
七、奖励办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为入围方案作者颁发纪念证书,并安排最终选定方案作者赴发射场观摩载人航天发射任务。 【编辑:张燕玲】
近期最火热的话题无疑是从科技圈的讨论到全社会的议题这项被不少行业专家认为具有颠覆性的技术自然也会对体育产生影响作为展示科技发展成果的一个“橱窗”体育可以说是最早让人类看到人工智能巨大潜力的领域之一这里不得不先提到棋类运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与尚处AI发展前期的“深蓝”“更深的蓝”两款超级计算机展开鏖战取得一胜一负配合当时一系列人工智能科幻电影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接下来的故事人们就更熟悉了算力达“深蓝”数万倍的“阿尔法狗”(AlphaGo)围棋人工智能在与李世石、柯洁两位围棋界标志性人物的对弈中均取得完胜“阿尔法狗”将围棋带入了新的发展纪元引发了一系列围棋人工智能的问世与迭代如今在国内外围棋网站上“人机大战”的质量颇高爱好者还能借助AI分析胜负从而提升棋力事实上人工智能早已渗透到体育的各个方面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机器人竞技格斗等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这一交叉领域的实体化呈现在电竞领域一款人工智能于2018年就已经在《刀塔2》的“五对五团战”中战胜了人类玩家这表明人工智能不仅单兵能力强组队协作也有了重大进展在体育消费与运动健身方面人工智能的渗透度就更高了从兼具娱乐与健身功能的各类体感游戏到“网红”产品智能健身镜再到手机上林林总总纠正动作、分析效果的健身应用都多少带着人工智能元素在人工智能助力体育方面中国在软硬件上都没有掉队不仅“绝艺”等围棋人工智能的水平处于国际前列一些“小而美”的探索也给人惊喜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个“极客”团队开发出一个分析举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人工智能创意项目《夺冠》不仅帮助陕西队备战全运会还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出中国大学生在AI助力体育训练方面的创造力基于体育高度的公开性与竞争性有大量科研力量以此为突破口进而推广到更多行业这让AI对体育圈的深刻影响成为科技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一个缩影面对更多元更高阶的需求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持续拓展它对体育圈的影响持续加深而这些年也出现了选手在个别项目的比赛中借助人工智能作弊的情况无论竞技体育还是日常运动如何更合理合规地使用人工智能让科技向上、向美、向善地服务于人类将是在发展中需要持续关注的课题文案:郑昕编辑:高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今日热点
- 李蓓名下半夏投资五年三冠,五年保持正盈利的百亿私募名单
- 这个报告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画像”,北京排前十
- 北京市残疾人冰雪嘉年华启动
- 湖南株洲荷塘区:花样闹元宵节日风味浓
- 全新现代KONA官图发布提供四种动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