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款规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平台运营者统称为当事人。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谢雁冰 张素)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的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明确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领域。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晓超当日在对草案作说明时表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创设以来,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可,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晓超说,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进一步总结十年来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经验做法和各项制度创新成果,有利于破解实践难题,进一步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
草案分为6章,包括总则、管辖、“检察立案、调查、提起诉讼”、审判、执行、附则,共53条。
草案明确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领域,分项列举现行法律规定的14个领域,新增实践中较为成熟的文化遗产保护、国防和军事利益保护2个领域,并以法律规定的其他公益诉讼案件作为兜底。
同时,草案明确检察公益诉讼管辖,包括分别明确检察机关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分别明确人民法院审理检察机关提起的第一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以及对移送起诉作出规定。
草案提出,合理配置检察机关办案职权,其中规定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调查收集证据的调查组织、调查方式等,明确检察机关不得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强制性措施。同时规定被调查单位和个人的配合协助义务,以及拒绝或者阻碍调查的法律责任。
在规范完善诉前程序方面,草案明确检察机关提出检察意见及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等程序,规定检察机关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时应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草案还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公告程序,在现行法律规定的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明确当法律规定的其他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或者有关机关不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时,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完) 【编辑:曹子健】
这种观点较为公允,既认定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具有区别于广告发布者的身份性质,同时将未履行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审核平台内经营者经营资质等未履行合理审查和注意义务认定为平台的担责范围。。
- 今日热点
- 美学云课堂 “非遗馆”馆长说非遗 数字化为非遗插上翅膀
- 安徽合肥全球“云端”揽才 推出近2.5万个优质岗位
- 到2025年重庆全市林地将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
- 办实事留言后,苏州九旬独居老人一日三餐有人送上门
- 七部门出手!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
- 全球连线|“中国的发展不是靠嘴皮子实现的”——专访叙利亚执政党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