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同胞参观张自忠烈士陵园:触摸共同的抗战记忆 《一区二区三区精密》“我第一次巡逻坐的是卡车,一进河滩地,大家就很紧张——车快了颠簸得厉害,慢了就可能陷车。《一区二区三区精密》
(责编:牛镛、袁勃)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新社重庆10月25日电 (梁钦卿)60余名台湾同胞25日来到位于重庆北碚的梅花山,走进张自忠烈士陵园参观祭拜。
张自忠将军曾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陵园门牌“双柏路516号”,源自张自忠将军殉国的日期5月16日。前来参观的台湾同胞们凝视门牌良久,才缓缓步入陵园。
10时许,祭奠仪式正式开始。前来祭拜的台湾同胞在张自忠将军雕塑前整齐列队,集体肃立默哀,行三鞠躬礼。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是张自忠将军生前留下的铮铮誓言。多年过去,这句话依旧在两岸同胞心中铭记。
在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内,台湾同胞在玻璃展柜前驻足良久,里面展示着将军的生平事迹。有台胞表示,台湾有部电影叫《英烈千秋》,讲述的就是张自忠将军的故事,通过这次参访更深刻体会到张自忠将军面对日寇不屈不挠,直至壮烈牺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华儿女学习。
还有台胞感叹,许多抗战英雄都不为人知,甚至不知安葬何处,但他们与张自忠将军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站在张自忠将军墓前,台湾抗战老兵后代、“独目虎将”李宗岱的儿子李大淮说:“我是代表全家来缅怀张将军的,今天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的日子,张将军宁死不屈的气节是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骨气。”言闭,他深深鞠了一躬。(完) 【编辑:张子怡】
1960年 4月,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
“引导官兵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信仰,首先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
风光电还需要储能的匹配,储能成本如果不能大幅度下降,就会制约风光电的发展。。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共产党新闻网—资料中心—历次党代会
- 新华商学院“创业+”发展论坛
- 中美货物贸易创新高 “脱钩论”不得人心
- 马来西亚投资移民及留学的优势及趋势
- 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人民网评:开启中阿、中海、中沙关系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