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十五运会“源火采集地为何在深海”

  中新网广州11月1日电 (记者 王坚)十五运会“源火采集”执行组副组长冯强强1日现身广州,将“为何奔赴深海采火?”“源火采集地选在何处?”“如何突破技术难关实现深海采火?”等公众关切的问题娓娓道来。

活动现场。广东科学中心 供图

  当日,一场汇聚深海科技与体育精神的海洋专题科普讲座在广东科学中心拉开帷幕。活动由广州市科技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科普联盟共同承办,带领公众走进我国自主深海科技的“硬核世界”。

  据介绍,作为源火采集装置方案设计、研发与集成的核心负责人,冯强强现任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技术方法研究所深潜室主任,长期深耕海洋调查技术与深海机器人研究。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普及源火采集装置研发中的技术瓶颈与攻关细节,冯强强以《“海马”号深海采火记》为主题,带观众近距离感受我国科研团队的创新实力。

  冯强强介绍,源火采集的关键地点锁定在南海“海马冷泉”这片深海中的“绿洲”,是因为这里不仅是独特的生态秘境,更蕴藏着可燃冰等珍贵资源,而前往“海马冷泉”完成采火任务的核心装备,正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4500米级遥控作业型潜水器(ROV)。

  据了解,作为国家863计划重点科研成果,“海马”号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历经6年攻关实现了我国大深度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零的突破”。其最大工作水深达4500米,配备主从式7功能与5功能机械手,可精准完成定高、定深、定向作业,至今已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西太平洋矿产资源勘探等任务中屡立奇功,曾发现我国管辖海域首个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命名为“海马冷泉”)。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分享“海马”号的采火故事与科研历程,激发公众对海洋探索的兴趣,向公众更好地弘扬“科学、实干、自强、创新”的“海马精神”,助力提升全民海洋科学素养,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完)

【编辑:刘欢】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OPWwUS"></kbd><del id="xuwzF4"></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5x71s4"></b>
  •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5月21日举行
  • 锣鼓喧天祈丰年山东烟台渔民“渔灯节”回来了
  • 多地首套房贷款利率步入“3”时代
查看更多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高清视频》

发布时间:2025-11-02 10:59:52 九九夜靖品2021 来自湖南

新加坡出生首只大熊猫宝宝首秀迎客  三是加强对中外企业的同等保护,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当政客们都把精力放在互相攻击上时,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自然就被搁置在了一旁。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123307
举报
热点推荐
  • �

    2025-11-02 10:59:52

  • 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200天

    2025-11-02 10:59:52

  • 济南市章丘区:瞄准重点领域推动经济转型

    2025-11-02 10:59:52

  • 中联部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开班式和首场专题报告

    2025-11-02 10:59:52

  • 专访:美国企业热切盼望继续开拓中国市场——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

    2025-11-02 10:59:52

  • [视频]郭声琨:准确理解把握《条例》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奋力开创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5-11-02 10:59:52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