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升值有利于正向“双循环”的形成,其中一个原因是可以吸收国际资本流入,但是如果吸引的是短期国际资本,就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形成巨大的泡沫,所以,应注意吸引长期国际资本流入,而吸引长期国际资本流入的关键在于发展实体经济。
中新网合肥10月24日电 (记者 储玮玮)全省围绕国有“三资”全面清查、统筹盘活;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充分发挥资产效益;兜牢“三保”底线,收益支持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记者24日从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省财政厅研究起草了《安徽省推进“大资产”统筹管理总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于近日印发实施。
据介绍,《方案》明确今年9月至12月组织实施“大资产”统筹管理工作,开展清查、确权、统筹盘活、与债务联动监管、与投资协同5个专项行动;2026年及以后持续推进。
据悉,《方案》界定了实施范围。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房屋、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股权、大型仪器设备、数据资产、保障性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八类资产,土地、矿产、水利、林业、能源五类资源,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存量资金、实有资金两类资金,纳入清查和统筹盘活范围。同时,《方案》厘清了主要任务。明确摸清家底、统筹盘活、兜底保障、投资联动、监督管理5个关键环节19项工作举措、责任单位等。
围绕《方案》,安徽省财政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打好“制度拳”,构建改革政策体系。协同省级相关部门单位,部署国有“三资”各领域具体改革工作,指导市县分层级推动,构建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体系。
用好“智慧库”,实现“三资”多维共治。完善统筹管理平台,分类建立全省国有“三资”总账和明细账,精准动态掌握底数,加强数据归集和信息共享,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跨部门协同联动的治理生态。
下好“盘活棋”,提升统筹管理质效。用活用好调剂共享、匹配增量投资等盘活模式,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场景,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源统筹。
织好“监督网”,完善综合评价监管。构建涵盖国有“三资”、债务、投资等多领域的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形成闭环管理评价机制,织密筑牢多部门协同监督防线。(完) 【编辑:曹子健】
据估计,2023年中国对先进储能的需求可能激增至30吉瓦时。。
- 今日热点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海口制定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措施 促进公平竞争
- 科普图解|车路协同赋能智慧出行
- 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 贺一诚:着力促进经济复苏 加快推动经济多元
- 奋力开创新时代青海组织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