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十五运会“源火采集地为何在深海”

  中新网广州11月1日电 (记者 王坚)十五运会“源火采集”执行组副组长冯强强1日现身广州,将“为何奔赴深海采火?”“源火采集地选在何处?”“如何突破技术难关实现深海采火?”等公众关切的问题娓娓道来。

活动现场。广东科学中心 供图

  当日,一场汇聚深海科技与体育精神的海洋专题科普讲座在广东科学中心拉开帷幕。活动由广州市科技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科普联盟共同承办,带领公众走进我国自主深海科技的“硬核世界”。

  据介绍,作为源火采集装置方案设计、研发与集成的核心负责人,冯强强现任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技术方法研究所深潜室主任,长期深耕海洋调查技术与深海机器人研究。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普及源火采集装置研发中的技术瓶颈与攻关细节,冯强强以《“海马”号深海采火记》为主题,带观众近距离感受我国科研团队的创新实力。

  冯强强介绍,源火采集的关键地点锁定在南海“海马冷泉”这片深海中的“绿洲”,是因为这里不仅是独特的生态秘境,更蕴藏着可燃冰等珍贵资源,而前往“海马冷泉”完成采火任务的核心装备,正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4500米级遥控作业型潜水器(ROV)。

  据了解,作为国家863计划重点科研成果,“海马”号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历经6年攻关实现了我国大深度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零的突破”。其最大工作水深达4500米,配备主从式7功能与5功能机械手,可精准完成定高、定深、定向作业,至今已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西太平洋矿产资源勘探等任务中屡立奇功,曾发现我国管辖海域首个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命名为“海马冷泉”)。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分享“海马”号的采火故事与科研历程,激发公众对海洋探索的兴趣,向公众更好地弘扬“科学、实干、自强、创新”的“海马精神”,助力提升全民海洋科学素养,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完)

【编辑:刘欢】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iDwCs"></kbd><del id="g1CrTsX"></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lReldd"></b>
  • 有购房者表示:“这是新型理财手段”
  • 中国两名女将挺进澳网16强(2)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雨林守护者
查看更多

《国产剧情大片天美传媒羞羞答答》

发布时间:2025-11-02 06:00:00 无圣光女性裸体 来自湖南

身边事·反馈陕西西安市灞桥区:路口加装护栏&nbsp;消除安全隐患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质量提升的主体,在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及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等方面大有可为。”该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吴燕萍表示,厨余垃圾智能处理终端设备融合了400余件专利和技术成果,可有效解决垃圾分类治理痛点问题。天子湖镇原来被称为“安吉的北大荒”,经济基础薄弱,大多数村民都属于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柏德林也位列其中。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9727924
举报
热点推荐
  • 西藏墨脱县背崩乡扶持特色产业——科技兴农有奔头

    2025-11-02 06:00:00

  • 在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中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2025-11-02 06:00:00

  • 聚焦新型工业化&nbsp;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2025-11-02 06:00:00

  • 浙江建德:特色渔火节助力乡村旅游

    2025-11-02 06:00:00

  • 全球连线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南非执政党副总书记谈中共建党百年

    2025-11-02 06:00:00

  •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礼赞“医者仁心”

    2025-11-02 06:00:00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