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明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到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谢雁冰 张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海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称,截至今年9月,中国海事法院累计收案63.8万件。
根据198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定,中国设立第一批海事法院。“先后建立11个跨行政区域管辖的海事法院及42个派出法庭”,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事审判体系最完善、案件数量最多、案件类型最丰富的国家。
报告显示,40多年来海事审判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类型不断拓展。年收案量从1984年的18件增至2024年的3.44万件,截至2025年9月,累计收案63.8万件,标的额逾4.5万亿元人民币。受理案件范围从18项增至108项,从受理海上贸易航运相关纠纷为主,拓展至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港口码头建设、海洋特色文旅等新兴领域,特别是涉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海洋经济新业态纠纷快速增加。
报告称,中国海事司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累计受理涉外海事案件8.8万件,涉及146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外国当事人在所涉争议与中国没有实际联系情况下,主动选择在中国海事法院诉讼。2013年至2025年9月,海事法院依法扣押船舶9207艘次,拍卖船舶3983艘次,扣押、拍卖船舶数量和效率均居世界前列。
报告也提到海事审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比如,海事司法对海上保险、船舶融资、租船合同等航运服务业领域争讼解决的吸引力还须增强。
此外,目前中国尚无规范内河水路货物运输的专门立法,与内河航运经济蓬勃发展的司法需求不相适应。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海洋生态损害鉴定技术标准等法律制度体系与司法保障机制亟待健全完善。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当日在会上作报告时说,建议将内河航运专项立法纳入立法规划,健全完善内河航运领域的民商事法律制度。(完) 【编辑:陈海峰】
其军工企业连续三年占据了百强排名前五,并且再次成为了百强军工企业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
- 今日热点
- 李克强向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破冰者”2023新春庆祝活动致贺信——人民政协网
- 外媒: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宣布将裁员7000人
- 震中日记 2月8日,奔赴重灾区
- 太阳“流浪”何时归 还得再耐心等一等
- 格尔木机场客货运输迎来“开门红”
- 开学第一课 劳模来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