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影片主创也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
为期两天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继续在北京大学举行,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抗战和台湾光复的历史。出席研讨会的台湾历史学者,呼吁两岸加强史料共享和交流合作,铭记共同的抗战历史。
研讨会上,台湾历史学者吕芳上以“苦难”“离散”“重生”为关键词,讲述了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创。吕芳上还分享了台湾同胞奔赴大陆参加抗战的历史,呼吁两岸就抗战史研究加强史料共享和交流合作,让历史自己说话。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吕芳上:一方面是台湾义勇军,是李友邦主持的,还有一部分是台湾革命同盟会。他们努力奔走,代表台湾在抗战时期并没有缺席,所以现在说抗战跟台湾没有关系完全说不通。第二个是台湾光复这个用词,最近几年发生了争执。“终战”是日本人的用词,不恰当。看一看过去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这个才有意义。
本次研讨会有近20位台湾学者参加。聚焦台湾民众的抗日运动、回顾台湾光复的历史,与会台湾学者表示,台湾光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民族记忆,值得纪念与铭记。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刘维开:我们是学历史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实事求是。我们从历史材料上面可以看到,整个台湾光复,就是一个历史事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他们可能不知道过去,这个是目前我们非常忧心的部分。我们在做这些相关的研究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唤起一种历史的记忆。
台湾历史学者 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 戚嘉林:事实上,130年前是日本人侵占、侵略,占据了台湾。80年前我们收复了台湾。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收复台湾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结果。没有抗日战争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我们透过这样的历史回归真相,让台湾、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是如何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编辑:刘阳禾】
看各地,黑龙江今年设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持亿亩以上”等具体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840万亩;吉林今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378万亩;山东、四川分别提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40万亩、425万亩。。
- 今日热点
 
- 专访:中国在与东盟国家交往中展现大国风范——访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
 - 打破50年纪录 纽约市今冬仍未见可测量积雪
 - 民盟中央:关于前瞻布局基础学科 支撑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 国家能源局关于山西西山矿区中社煤矿项目核准的批复 国能发煤炭〔2022〕30号
 - 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应优化数码基建,助力发展国际创科中心
 - 黄河不黄了?是真的文章中国国家地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