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日至8日迎污染过程,相关部门解读背后原因

2025-11-05 22:50:12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图为“大象乱码一二   潘建伟、陈腾云研究组基于清华大学马雄峰研究组提出的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数据后处理方法精确地估算出两个独立激光器的频率差用于参数估计,并结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团队研制的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器,实现了实验室标准光纤百公里级、两百公里级、三百公里级以及超低损光纤四百公里级的安全成码,相较于之前的原始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码实验,成码率有明显提升,并且在三百公里和四百公里距离上较之前实验成码率提升了3个数量级。摄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田晨旭)记者4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在持续不利气象条件作用下,受北京本市排放叠加区域传输影响,北京将于5日至8日发生一次3级轻度污染为主的污染过程。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介绍,此次污染过程中,5日至6日期间较为严重,预计空气质量为3级轻度污染,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可能达到4级中度污染。7日至8日,受东北高压作用,北京有偏北风,并可能有降水过程,扩散条件短时有所改善,7日空气质量以2级良为主。8日,北京将受污染回流影响,当天空气质量为2级良至3级轻度污染。

  针对本次污染过程原因,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介绍,从污染排放情况看,进入秋冬季后,大气环境容量降低,区域整体污染排放量增加,短期内遇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污染浓度快速积累,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从气象扩散条件看,5日至8日,北京气压场较弱,中层持续升温,存在5℃的较强逆温,导致污染物被压缩到近地面。同时,相对湿度偏高,夜间和清晨接近饱和,高湿度将促进颗粒物的二次生成。此外,区域大范围偏南风,导致区域传输贡献突出,叠加本地污染积累,共同引发了这次污染过程。

  记者了解到,此次污染过程预计持续4天,根据相关部门预测,9日起,受冷空气活动影响,扩散条件有利,北京空气质量将转为优良。 【编辑:付子豪】

下载百度新闻网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