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共话长城:数字赋能世界遗产跨文化传播

  中新网保定11月16日电 (王夏菲 艾广德 邢璐)“我十几岁第一次来到中国时,长城是我的第一站,它在我心中是中国的一张‘名片’。”15日,第三届“长城之约”全球推广活动暨世界文化遗产对话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启幕,波兰籍媒体策划人Justyna Szpakowska(翠花)现场分享了她与中国长城的缘分。

11月15日,第三届“长城之约”全球推广活动暨世界文化遗产对话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启幕,波兰籍媒体策划人Justyna Szpakowska(翠花)进行主旨分享。  中新网记者 韩冰 摄

  作为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长城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在西方的很多电影、动画和游戏中,我们都会看到长城。”翠花说,长城是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化象征。

  “我们要拥抱新媒体,让长城通过更多、更鲜活的方式连接当下,触达全球受众。”翠花说,当前游客多数仍是“被动”观看长城,可以通过AR、VR等技术,满足当下人们追求个性化与互动体验的需求。

  河北是长城资源大省,保存有从战国至明代等多个历史时期的长城遗存,是中国长城保存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区段,也是见证长城精神、展示长城文化的重要区域。清华大学教授党安荣认为,面对如此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数字化可以在长城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中发挥更好作用。

  “通过构建数字孪生长城,不仅能实现数字化保存,还可以衍生出丰富的文旅产品,通过多种科技手段让受众在线体验壮美长城。”党安荣说,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可以研发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共享信息平台,辅以多语言支持,真正实现世界遗产的全球对话与共享。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副教授史志林认为,“Z世代”是当前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群体。“‘Z世代’生活在数字化的环境中,习惯通过新兴媒介获取信息和体验,他们更关注技术与创新的结合,接受度也更高。”

  史志林说,在全球化视野下,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共同财富。“跨文化交流不仅能让‘Z世代’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也能通过他们的分享与传播,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得以在全球范围内焕发新光彩。”(完)

【编辑:杨彦宇】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dV7Uwh"></kbd><del id="bKdeUY3q"></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F2nmIzc"></b>
  • 淮安开发区专题--江苏频道--人民网
  • 山东乐陵市:实施“巾帼头雁”培育工程&nbsp;探索农村女性干部成长新路径
  • 美媒:社会仇恨激进传播美暴力趋势加剧
查看更多

《绿踪林麻豆视频》

发布时间:2025-11-18 11:49:01 美女落胸App 来自湖南

美国应尽早摒弃“长臂管辖”(钟声)”哈尔滨中央红集团执行总裁徐卫国说:“为配合本次促消费活动,中央商城提前邀约顾客进行商品预选,保证顾客及时享受到消费补贴,同时推出相关满减活动,让消费者享受双重优惠。随着气候变暖使冰川融化,融水会在冰川附近汇集成湖泊。为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公司全面启动新春招聘,计划在2023年将人员规模扩大一倍。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7817649
举报
热点推荐
  • 李一桐:不破不立不再焦虑,停止内耗一路“狂飙”

    2025-11-18 11:49:01

  • 姜治莹:以创新发展模式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

    2025-11-18 11:49:01

  • 逆转东道主!中国队闯入世界大冬会女子冰壶决赛

    2025-11-18 11:49:01

  • 台湾旅游业者盼望大陆游客早日回流

    2025-11-18 11:49:01

  • 美国再陷债务上限僵局

    2025-11-18 11:49:01

  • 2022年全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同比翻一番

    2025-11-18 11:49:0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