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com.cn

2024-04-27 07:08: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方:欧方不能一边要求中方为应对气变做贡献,一边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 《www.黄.com.cn》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4月2日  研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研究审定《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规则》。《www.黄.com.cn》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在巡护中。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彼得斯堡气候对话会议日前在德国柏林举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开幕式上表示,强烈敦促那些有能力的国家,特别是二十国集团中那些排放最多的国家,加入我们的努力。报道称,此次会议各国将围绕新的全球气候融资目标进行磋商,德国外长呼吁中国等国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变投入更多资金。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也注意到贝尔伯克外长还表示,德国和欧洲需要在气候问题上与中国合作,并认为生产清洁技术的竞赛对绿色转型是积极的。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治理应该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等国际社会早已达成共识的原则。

  发达国家具有率先开展气候行动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应当切实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下的相关义务。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派,我们不仅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承诺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还积极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

  据报道,2022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

  但令人遗憾的是,近期欧盟接连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等采取发起反补贴调查等贸易救济措施,发出保护主义的负面信号。欧方不能一边要求中方为应对气变做贡献,一边又打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会伤害欧盟自身,也将破坏全球应对气变的努力。

  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开展新能源产业合作,中欧都拥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双方应当也完全可以做伙伴,给中欧和世界带来双赢、多赢。我们希望欧方不要出台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歧视性政策,避免导致双输、多输的局面。(完) 【编辑:黄钰涵】

信息技术领域将成为2023年德国数字行业的亮点,预计2023年该领域收入将增长%,达到1264亿欧元。
但这件事本身,又能说明为何美联储认为降通胀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与此同时,我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