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规模创历次之最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阮煜琳)据中国自然资源部26日消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26日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

9月26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图为“雪龙2”号船。(自然资源部供图)

  据介绍,“雪龙2”号、“极地”号两船在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和北冰洋中央区域完成了海洋环境综合考察、载人深潜保障等任务,在冰边缘区多学科综合调查、气-冰-海立体协同观测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包括:两船在高纬海域开展协同作业,提升了北冰洋考察同步观测能力,填补了北冰洋高纬海区观测数据空白,为提升海洋环境预测预报能力提供支撑。长期准实时监测浮冰漂移过程以及冰下水文和生态变化,为进一步揭示北冰洋多圈层季节性演变及其内在机理提供支撑。

  本次考察首次按不同水深梯度和时间尺度布放多套海底生物影像观测系统,获取了多要素、多层次、多时空尺度的冰边缘区调查数据;多次捕捉到次表层叶绿素的极大值现象,增进了对北极“海雪”形成机制的理解,为深入研究北极冰边缘区生态系统对海冰消退的响应奠定基础。本次考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雪龙2”号船保障支持下,“深海一号”船搭载“蛟龙”号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载人深潜北极冰区下潜,标志着中国深海探测能力持续增强。初步研究发现,北极部分海域底栖生物密度、生物多样性、个体体型在几十至上百公里空间范围内呈显著差异,为揭示极地深海底栖生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评估气候变化对深海底层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编辑:胡寒笑】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jsx1ie"></kbd><del id="BoRpvF6"></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pcb7ijy"></b>
  • 广东突出“五个坚持”扎实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
  • 遥感“瞰”创新感受高新区活力
  • 廊坊运动员王子川获省四冰会单板滑雪大回转学生乙组冠军
查看更多

《好姑娘5免费高请视频观看》

发布时间:2025-10-06 01:13:25 漫天堂官网 来自湖南

ChatGPT爆红,人工智能边界何在以研发中心为坐标去观察,可以看到近年来外资在华发展兴业的大趋势。李书磊强调,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公开资料显示,ChatGPT是由OpenAI开发的一种“优化对话的语言模型”,基于Transformer架构,在对话中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响应,通过对语料的学习,ChatGPT甚至可以为用户提供写邮件、写论文、写代码等一系列服务。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9974677
举报
热点推荐
  • 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大年

    2025-10-06 01:13:25

  • 治愈游戏《猫次郎》上线Steam页面11月1日发售

    2025-10-06 01:13:25

  • 商业养老险为老年生活添保障

    2025-10-06 01:13:25

  • 春节后中国多地租房市场升温重点城市租房热度环比翻倍

    2025-10-06 01:13:25

  • 土耳其地震已致该国2379人死亡叙利亚711人死亡

    2025-10-06 01:13:25

  • 自治区民政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2025-10-06 01:13:2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