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联动举办大运河文化科普讲座探秘千年水道

  中新网天津10月2日电 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首都图书馆联合天津图书馆日前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举办“千年水道”主题科普讲座。

  活动特邀大运河文史研究专家任德永担任主讲,通过专题分享与互动交流,带领公众深入探索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及当代复兴意义。

讲座现场。 主办方供图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既是明清时期的经济命脉,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讲座展示了通州燃灯塔的高清航拍图:“这座始建于北周的古塔,不仅是‘明代通州八景’之首,更是运河四大名塔之一,北大博雅塔的设计原型便源于此。”他引用清代诗人王维珍“一支塔影认通州”的诗句,结合《潞河督运图》中的商船细节,还原了“万舟骈集”的漕运盛景——作为运河漕运的“最后一公里”,通州土坝码头与石坝码头曾承担每年400万石漕粮转运重任,而张家湾城遗址南门“四海通津”石匾,更是明代南北物资交汇的实证。

  天津段的历史地位同样引人注目。任德永通过元代《直沽口》诗句“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解析三岔河口作为“三会海口”的地理意义:“金代‘直沽寨’、元代‘海津镇’,天津因运河而生,因漕运而兴。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的河西务漕仓,最多时储粮达350万石,相当于当时北京半年的口粮。”

  活动以“唤醒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大运河的历史发展与遗产价值,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更是首都图书馆与天津图书馆深化京津冀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2wHYoz5"></kbd><del id="JH9NxdtT"></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SIU6SLx"></b>
  •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 我国成功发射亚太6E卫星
  • 新华网私董会『第四期』-产业地产篇科技创新迸发园区如何跟上节奏?
查看更多

《老湿机免费试看》

发布时间:2025-10-06 04:09:17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综合久久 来自湖南

南方山村的“冰雪热”对此,曹操出行仍然表示“不予置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岗位、踔厉奋发,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从各区域来看,预估中国2023年新车市场将与2022年持平至小幅成长,主要是中国在2022年实施的燃油车购置税减半使得部分消费提前发生,要再刺激新一波汽车消费的难度提升,需要更具诱因的政策才能有实质效果。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726395
举报
热点推荐
  • 纵论天下丁一凡:顺势而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2025-10-06 04:09:17

  • 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国科幻改编

    2025-10-06 04:09:17

  • 贵州惠水县:“四个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nbsp;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2025-10-06 04:09:17

  • 云南曲靖:精准监督保障群众安居

    2025-10-06 04:09:17

  • 人民网评:让政府采购持续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25-10-06 04:09:17

  • 安徽华业香料股份有限公司:融合式党建——上市企业非公党建的路径探索

    2025-10-06 04:09:17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