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联动举办大运河文化科普讲座探秘千年水道

  中新网天津10月2日电 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首都图书馆联合天津图书馆日前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举办“千年水道”主题科普讲座。

  活动特邀大运河文史研究专家任德永担任主讲,通过专题分享与互动交流,带领公众深入探索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及当代复兴意义。

讲座现场。 主办方供图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既是明清时期的经济命脉,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讲座展示了通州燃灯塔的高清航拍图:“这座始建于北周的古塔,不仅是‘明代通州八景’之首,更是运河四大名塔之一,北大博雅塔的设计原型便源于此。”他引用清代诗人王维珍“一支塔影认通州”的诗句,结合《潞河督运图》中的商船细节,还原了“万舟骈集”的漕运盛景——作为运河漕运的“最后一公里”,通州土坝码头与石坝码头曾承担每年400万石漕粮转运重任,而张家湾城遗址南门“四海通津”石匾,更是明代南北物资交汇的实证。

  天津段的历史地位同样引人注目。任德永通过元代《直沽口》诗句“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解析三岔河口作为“三会海口”的地理意义:“金代‘直沽寨’、元代‘海津镇’,天津因运河而生,因漕运而兴。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的河西务漕仓,最多时储粮达350万石,相当于当时北京半年的口粮。”

  活动以“唤醒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大运河的历史发展与遗产价值,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更是首都图书馆与天津图书馆深化京津冀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rqQXc"></kbd><del id="zCqTAC"></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hyXJBXLY"></b>
  •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创新红色教育方式“传承,就是最好的守护”
  • 徜徉典册之间探寻中华文脉
  • 见证50年:科学启蒙导师克里斯·费里
查看更多

《麻豆陈可心新倩女幽魂》

发布时间:2025-10-05 17:28:05 欧美激情况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来自湖南

十六部门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赫什8日向俄罗斯卫星社证实,这篇文章的确出自他笔下。在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产品推出后,成本水平进一步下降,逼近盈亏平衡点。他们指出,最危险的地方并不是那些冰湖面积最大、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地方,相反,当地人口数量以及人员的应灾能力才是决定风险的关键。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065313
举报
热点推荐
  • 胡同食记:宝瑞门钉肉饼

    2025-10-05 17:28:05

  • 在线音乐巨人SPOTIFY即将在纽约证交所上市

    2025-10-05 17:28:05

  • 北京冬奥会迎来倒计时一个月

    2025-10-05 17:28:05

  • 【法治数读】这份世界杯“赛后总结”值得收藏

    2025-10-05 17:28:05

  • 研究显示本世纪末全球一半冰川或消失

    2025-10-05 17:28:05

  • C罗沙特首秀就对阵梅西,这次更像老友叙旧

    2025-10-05 17:28:0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