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白先勇忆台大文学岁月 盼青年体味阅读之乐

  中新社台北10月2日电 (记者 朱贺)“我人生中最快乐、最有冲劲的时光,就是在台大办《现代文学》。那时不知天高地厚,对我们而言,文学是‘大写的’,是安身立命的所在、心灵唯一的寄托。它如一扇天窗,带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

  曾为《台北人》开篇写下“尹雪艳总也不老”的白先勇,今年已88岁。2日在台湾大学图书馆举行的“白先勇教授文学特展”开幕式暨座谈会上,这位享誉两岸的文学巨匠回忆二十多岁时在台大的文学岁月。

10月2日,“白先勇教授文学特展”在台湾大学图书馆开展。开幕式上,台湾作家白先勇回忆青年时代的文学岁月。中新社记者 朱贺 摄

  白先勇1937年出生于广西,20世纪50年代初移居台湾,1957年考入台大外文系,并与同侪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后旅美执教数十年,退休重返台大开设“昆曲新美学”与“红楼梦导读”课程,致力于传播中国古典文学之美,深受师生欢迎。2023年,他将美国居所的藏书与手稿捐赠母校。当天举行的文学特展,即以此批资料为核心,辅以台大图书馆馆藏资源,展现白先勇的文学轨迹,展至11月17日。

10月2日,在台湾大学开幕的“白先勇教授文学特展”吸引年轻观众参观。中新社记者 朱贺 摄

  开展当天,近百位白先勇的好友、书迷、戏迷到场参观。中新社记者看到,有读者留言:“能够透过文字认识白老师,是莫大的荣幸”。白先勇坦言,捐赠藏书的初衷是“让学弟学妹体验阅读之乐,分享我的人生经验”。

  白先勇在开幕式上说,“文学不是吵架,是一个人半夜三更独坐书房慢慢磨出来的。”回忆共办《现代文学》的同侪们,各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出身,“这样一群人合在一起,是很难得的。我们从来没有因为立场、背景不同有过争执,一次都没有。因为我们把文学置于最高”。

  文学之外,白先勇近年更倾力在两岸推动昆曲复兴。2024年,由其联合两岸文艺界人士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迎来首演20周年,在两岸重燃观戏热潮。他始终相信:“我的故乡是中华传统文化。”(完)

【编辑:苏亦瑜】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0h2j9oG"></kbd><del id="lLLKh14"></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zYKfLnoj"></b>
  • 一座桥带来的山村巨变
  • 国际观察:携手共进,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 外媒:西方国家将首次向乌克兰提供先进主战坦克
查看更多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中文版》

发布时间:2025-10-06 03:26:58 缅北禁地破解 来自湖南

第1视点|为了大家欢欢喜喜过好年2点击下方的工具,就会调出相应选择项目。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人民日报转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了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纳米尺寸效应是一些材料到达一定小的尺度后固有的性质,并不是什么“玄学”。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1263827
举报
热点推荐
  • 学习快评丨抓细抓实防汛救灾措施

    2025-10-06 03:26:58

  •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nbsp;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2025-10-06 03:26:58

  • 《Liar.特别篇》在线观看

    2025-10-06 03:26:58

  • 虚拟现实产业迈入快车道

    2025-10-06 03:26:58

  • 优化营商环境重庆江北发布促进民企发展“12条”

    2025-10-06 03:26:58

  • 为民办实事,勇担社会责任佛慈集团向市教育局捐赠防护用品

    2025-10-06 03:26:58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