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张俊平深有感触。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下称条例)。条例明确,北京设立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实体平台,为聚合国际国内优质商事争议解决资源提供场地设施、信息共享、合作交流、教育培训等专业服务。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熊菁华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条例提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总体要求,包括优化仲裁发展环境,支持仲裁改革创新,建设仲裁制度接轨国际、资源优质集聚、机构国际一流、服务专业高效、司法保障优良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根据条例,北京促进仲裁机构对外开放。涉外仲裁案件,仲裁庭、紧急仲裁员可以直接作出临时措施决定;支持在京仲裁机构“走出去”和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引进来”。
条例明确,北京优化政策服务和发展环境。建立国际商事仲裁和争议解决人才库、仲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仲裁文化建设和理念推广,增强仲裁制度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力。
条例提出,支持在京仲裁机构探索运用仲裁等争端解决机制和国际实践,为防范化解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争议提供相关服务。
条例共三十四条,自今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和法律服务优选地,提升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务水平,助力北京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完) 【编辑:刘阳禾】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创造宏观经济环境,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各生产要素的决定性作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劳动力向空间更大、收入更高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有助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更多的城镇就业机会并有效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
- 今日热点
- 桐城:异地老人出门迷路交警暖心救助团圆
- 打造现代化全要素非标市场交易集团——专访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周小全
- 福建省委网信办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 国际最高级别认可!索信达荣获CMMI5级认证
- 欧盟对俄实施九轮制裁反噬效应凸显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