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联动举办大运河文化科普讲座探秘千年水道

  中新网天津10月2日电 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首都图书馆联合天津图书馆日前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举办“千年水道”主题科普讲座。

  活动特邀大运河文史研究专家任德永担任主讲,通过专题分享与互动交流,带领公众深入探索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及当代复兴意义。

讲座现场。 主办方供图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既是明清时期的经济命脉,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讲座展示了通州燃灯塔的高清航拍图:“这座始建于北周的古塔,不仅是‘明代通州八景’之首,更是运河四大名塔之一,北大博雅塔的设计原型便源于此。”他引用清代诗人王维珍“一支塔影认通州”的诗句,结合《潞河督运图》中的商船细节,还原了“万舟骈集”的漕运盛景——作为运河漕运的“最后一公里”,通州土坝码头与石坝码头曾承担每年400万石漕粮转运重任,而张家湾城遗址南门“四海通津”石匾,更是明代南北物资交汇的实证。

  天津段的历史地位同样引人注目。任德永通过元代《直沽口》诗句“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解析三岔河口作为“三会海口”的地理意义:“金代‘直沽寨’、元代‘海津镇’,天津因运河而生,因漕运而兴。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的河西务漕仓,最多时储粮达350万石,相当于当时北京半年的口粮。”

  活动以“唤醒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大运河的历史发展与遗产价值,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更是首都图书馆与天津图书馆深化京津冀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VwFii46"></kbd><del id="BpBHULup"></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he6xG"></b>
  • 贵州安顺:就业形势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 人民网“战疫”求助与建议通道|这些取药的道路,打通了
  • 避免过度商业化古镇才能重获年轻人青睐
查看更多

《学生妹自慰》

发布时间:2025-10-06 09:52:45 adc影库年龄确认大驾光临,点此进 来自湖南

节后开工首日&nbsp;各地实干迎新春力夺“开门红”  今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关决定,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基本规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在全国已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31家,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当天,中共一大纪念馆宣誓大厅开放预约,嵩山消防救援站党支部的党员们在此重温入党誓词。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412712
举报
热点推荐
  • 廉政周报|持续深入整治粮食购销领域系统性腐败

    2025-10-06 09:52:45

  • 美智库报告:俄乌冲突将对美产生“严重后果”

    2025-10-06 09:52:45

  • 河南郑州:亮承诺&nbsp;赛实绩&nbsp;比干劲&nbsp;全面激发基层干事创业新动能

    2025-10-06 09:52:45

  • 贵州黔南州:“四权改革”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5-10-06 09:52:45

  •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进一步构建开放网络创新生态

    2025-10-06 09:52:45

  •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

    2025-10-06 09:52:4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