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智慧化赋能城市管理 守护民众假期

  中新网柳州10月5日电 (林馨)国庆假期,广西“网红”城市柳州市的多所智慧驿站公厕投入使用;“电子城管”“AI智能立案”等智慧化手段为城市管理赋能,“智理”让城市更有质感。

图为节假日期间,柳州城管借助“智慧城管”平台守护民众出行。罗李莹 摄

  5日,在柳州市城市管理局信息中心监督大厅值班的坐席员吴怡颖正借助该市“智慧城管”平台守护民众假日出行。通过该信息中心的监督大厅,数字大屏幕上“车来车往”“人山人海”;大屏后面,工作人员紧盯屏幕,“电子城管”自动监控,多重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实现闭环处置。

  吴怡颖表示:“假日期间,我们重点关注道路不洁、车辆乱停放、暴露垃圾等问题,截至5日电子城管已抓拍城市管理问题线索375条。”

  10月4日晚,柳州市鱼峰区一综合市场附近有车辆乱停放,被“电子城管”自动抓拍,同时“智慧城管”平台收到该问题的智能告警后“秒级”立案流转至指挥大厅,问题随即自动分派交由相关单位处置。该问题从源头发现到交办高效处置的背后,是柳州市城市管理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城市管理的缩影。

  “运用人工智能模型对业务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一般案件可借助AI智能派遣,高效办结。以此解放更多人力,办结重点案件,极大提升处理重点案件的效率。”吴怡颖表示。

  近年来,柳州市城市管理局汲取行业前沿技术,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城市管理的融合,推出数智助手、智能抓拍、智能立案、智能派遣、执法助手五项应用新场景,为城市管理注智赋能,有效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效能。

  为解决民众“如厕难”,柳州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实施,在人流密集区、网红打卡点、景区、交通枢纽等区域安装5所智慧驿站公厕。国庆期间,柳州市马鹿山大草坪新投入使用的智慧驿站公厕,吸引游客关注。游客董女士表示,该公厕配备空调、新风系统、智慧监测等设备,可实时监测厕所气味浓度,环境安全舒适。

图为柳州市智慧驿站公厕。吕娟 摄

  负责该项目的广西悦享龙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辰介绍,智慧驿站公厕采用粪污前置一体化技术替代传统公厕的化粪池,公厕占地面积小、建设时间成本低,还可以随时移动。

  作为广西工业城,柳州正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加速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城市管理部门,柳州市城市管理局积极践行“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要求,按“打基础、提算力、拓应用”三步走,逐步提升城市管理“智”治水平,提高工作效能。(完)

【编辑:付子豪】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IBt8cRNS"></kbd><del id="86WvM8xL"></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sQ8sCAz"></b>
  • 山东省临沂市:从“店小二”到“红管家”
  • 新华网贵州频道——廉政频道
  • 文艺星开讲丨如何“打开”《侍神令》的奇幻世界?陈坤这样说
查看更多

《慢点儿,肚子里还有孩子呢》

发布时间:2025-10-07 08:56:28 2021果冻剧国产传媒一区 来自湖南

人民网三评&quot;种草笔记&quot;之二:别以分享之名&quot;设套&quot;上海宽德以%的2021年收益率排名第三,上海宽德在近几年皆有突出表现,一直是私募排排网各大名单上的常客。本周涨价的主要原因是阶段性供不应求使得一线企业和一体化企业集体调价。“通报的10起案件,暴露出有关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大肆靠企吃企,丧失原则底线,将央企资源作为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筹码,不择手段、中饱私囊,是靠企吃企、管企吃企的典型……”1月17日上午,国务院国资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的主会场内气氛严肃,国资委机关厅局、直属单位、直管协会和中央企业的领导干部线上线下同步接受警示教育。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541842
举报
热点推荐
  • 全球连线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访巴西社会民主党名誉主席、前总统卡多佐

    2025-10-07 08:56:28

  • 实现全线“长轨通”西安地铁将开通三条新线路

    2025-10-07 08:56:28

  • 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

    2025-10-07 08:56:28

  • 【人勤春来早】无棣:田间大课堂走进千亩苜蓿播种现场助力乡村振兴

    2025-10-07 08:56:28

  • 昆明市呈贡区2所学校入选省级党建示范校

    2025-10-07 08:56:28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10-07 08:56:28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