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果林如何选种、嫁接、施肥、防治病虫害?”“如何打破自然规律,实现年年结塔”……前不久,在黑龙江省林业工会牵头组织的全省林业系统红松果木培育项目劳模工作室对接会上,来自该省林业系统的3家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齐聚一堂,带着自己的种植成果和困扰生产经营的难题,就共同涉及的问题展开交流、切磋,并将就如何实现缩短挂果期、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从而推动红松果林培育项目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些地方,藏着人与自然最和谐、最动人的相遇。纪录片《幸会中国》走访全国12个生态样本地,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真实而温柔的故事。
这一站,我们来到云南昆明的滇池。曾几何时,这片湖泊“水质变坏,鱼虾绝代”;如今,它却蜕变成昆明人最爱的绿道与生态打卡地。滇池的治理与生态修复,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写照,也是将“美丽中国”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的鲜活样本。
昆明在拦污截污、入湖补水、退田还湖等重点工程中久久为功,推动滇池治理迈向系统化、长效化,构建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格局。同时,环湖湿地修复、“藻水共治”平台建设、AI鸟类监测与湿地净化等新技术不断落地。但真正推动滇池生态转型的,不仅仅是政策和技术,更是千千万万昆明人的共同守护与持续参与:志愿者投身清洁行动,市民自觉减少污染,渔民主动退田还湖等等。每一份行动,都汇聚成保护滇池的坚实力量!这里不仅是一块治理的试验田,还是引领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漫步在碧波湖岸、湿地绿道之间,我们看见每一位昆明人守护滇池的脚步,也看见中国生态转型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长。
《幸会中国》,记录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编辑:史词】
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 今日热点
- 苏保信的工匠绝活:试验千次,一丝不苟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摩洛哥筑堤防法国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立德树人
- 注意!放弃房产继承权的行为有可能无效
- 全面振兴 沈阳行动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沈阳势在必行!
- 施工进度完成88% 直击贵州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建设现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