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需求的角度看,在未来15年,我国每年仍有大量新成长劳动力和农业转移劳动力需要在城镇就业。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当地时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罗马同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共同会见记者。
王毅表示,中意政府委员会第12次联席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双方就打造更加稳定、更富成果的中意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今年是中意建交55周年。55年来中意关系之所以保持稳健发展,既是基于历史交往的积淀,也出于互利合作的需要。相互尊重、开放合作、交流互鉴是我们共同认知的理念,凝结着中意两大古老文明的智慧,不仅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国际社会应对时代之变提供了可行路径。
相互尊重是国与国的正确相处之道。志同道合是朋友,求同存异也能成为朋友。文化和制度差异不应成为对话合作的障碍,关键是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彼此的核心利益和正当关切。中方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单边霸凌不应当是这个时代的底色,国际社会也不能重蹈丛林法则的覆辙。平等相待、对话协商,才是解决矛盾和分歧的唯一途径。
开放共赢是国与国合作的成功模式。中意都支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超过700亿美元。意大利是“中小企业王国”,中国则为意大利企业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最适宜和最宽阔的平台。双方连续13年举办创新合作周,为两国加强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提供了持续动力。中国即将召开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开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进程。“十五五”时期,中国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超大规模市场高水平开放,相信将为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各国对华合作提供新的“机会清单”。
交流互鉴是民心相亲的重要纽带。中意人文交流充满活力、富有成果,双方首创世界遗产地结好模式,意方两度返还中国流失文物,首届中意大学校长论坛将于年内召开,北京、米兰接续举办冬奥会,带动了两国冰雪产业合作。意大利现已成为同中国开通最多直航的欧洲国家之一。中方对意大利实施免签政策后,去年意大利来华人数翻番,中方将继续对意延长免签政策,让更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之旅。
王毅表示,中意两国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动荡、危机四伏,但也危中有机,中意应总结弘扬迄今交往的成功经验,为国际关系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近期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宣布应对气候变化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体现了中国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负责任大国担当,展示了对多边主义的坚守和对联合国的支持。中方愿同意方一道,继续做维护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建设性力量,推动国际社会团结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完) 【编辑:于晓艳】
他认为,相比一些国家,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工业领域起步较早、保护水平较高,而在农业领域起步相对较晚。。
- 今日热点
- 3000多年前赫梯帝国因何毁灭?国际最新研究称或重大干旱导致
- 赞!他们向退役军人送“免费保单”
- 辽宁农家书屋:引领阅读风尚 助力乡村振兴
- 新春走基层换种“致富橙” 吃上“旅游饭”——江西奉新下坑村新春回访见闻
-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 医生、工程师、分析师——谁很快会被人工智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