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cpp研究所实验室入口二》
在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上亮相的“源火”,是来自南海北部海域水深1522米海底的可燃冰,这是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原位获取运动会“源火”。
它是如何被获取和点燃的呢?一起来看这次“源火”采集之旅。
9月16日,科考船从广州南沙科考码头出发,穿越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于9月18日到达海马冷泉区开展“源火”采集作业。
据介绍,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利用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水下遥控机器人“海马”号,在南海北部海域首次发现了海底规模空前的活动性“冷泉”,命名为海马冷泉。
总台记者 何伟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源火”采集装置正在从船上往深海海底下潜。
在“海马”号潜入深海后,科研人员远程操控机械臂,采集冷泉口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体,当足量可燃冰在采集舱内降压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
指挥员按下引燃开关,科考船甲板面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到海底,从而实现天海联动,“源火”顺利引燃。
“海马”号从下潜开展采集作业,到携带燃烧稳定的“源火”出水,整个过程只用了3小时04分。9月18日18时08分,科研人员利用引火棒,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顺利转移至“源火”盒。 【编辑:胡寒笑】

2021中华网新闻中心精心打造了《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报道,突出展现了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辉事迹,以及在各行业涌现出的勇于担当、爱岗奉献的基层共产党员精神面貌。《hxcpp研究所实验室入口二》原标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治理者说)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民营经济必将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