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十年来,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类案件,积极推进文物司法裁判规则体系和审判专业化的建设发展,为维护文物管理制度与文物安全、促进文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中新网10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在会上透露,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助资金11.6亿元,支持试点地区实施补贴项目。
刘振国表示,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广受社会关注,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高龄老年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相应地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缓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负担,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对经统一评估为中度、重度、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购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给予相应补贴,帮助失能老年人减轻照护支付的压力,更好满足失能老年人的照护刚需,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项目实施期为一年,今年7月起,率先在山东省等3个省份、辽宁省沈阳市等4个地市启动试点,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助资金11.6亿元,支持试点地区实施补贴项目。
刘振国介绍,目前,试点工作平稳有序,取得阶段性成效。各试点地区结合实际出台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落地措施。在老年人能力评估方面,官方平台“民政通”已经归集了试点地区现有失能老年人的能力评估等级数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即申即享”相关的电子消费券;试点地区同时也组建了老年人能力评估队伍,有序开展能力评估工作,保障有意愿的失能老年人能够及时申请评估,尽快获得消费补贴。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试点地区已有8600多个养老服务机构签订了诚信承诺书,申请参与补贴项目,民政部门制定了专门的管理措施,启动线上线下不定期的检查抽查,严防虚假服务、以次充好等行为,确保服务“物有所值”。在消费券使用方面,本次补贴共设有长期入住养老机构、短期入住养老机构、日间托养和居家上门养老服务等4类消费券,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申领使用,在一定范围内按照比例抵扣相关费用。截至10月8日,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及其代办人已经领取了36.51万张养老服务消费券,使用消费券24.32万次,核销金额1.82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照护服务经济负担,助力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刘振国强调,下一步,民政部将联合财政部加大试点指导力度,密切跟踪试点进程,确保试出经验、试出成果,为全国其他地区启动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打下坚实基础,更好增进失能老年人福祉。 【编辑:叶攀】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ESG可持续战略与运营主管合伙人钟晓扬表示:“从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趋势来看,高净值人群和90后正在引领发展,他们追求尊享性、多元化、新奇感和个性化,青睐中国文化和国潮,对于销售新渠道、创新可持续的消费体验有更高的期望。。
- 今日热点
- 尚义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项宣传活动
- 《2019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 中国队奥运村驻地亮相星星元素彰显活力
- 金凯生科:注重新技术与新产业融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实力
- 开学啦!心有榜样,学有志向
- 骑摩托出诊的闽北乡村兽医:三十余年守护家乡牲畜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