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海南产经新观察:一块冲浪板撬动消费新热点

  中新网海南万宁10月9日电 (记者 张茜翼)官方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海南省万宁市累计接待游客总数667.34万人次,同比增长4.75%;实现旅游总花费63.44亿元,同比增长8.35%。

图为萌宠在万宁化身“冲浪高手”,踏浪前行,萌态百出,趣味十足。 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万宁是远近闻名的冲浪胜地。一块冲浪板撬动消费新热点,不断放大万宁体育旅游的吸引力,使之跃升成为了充满年轻活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在万宁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刘超看来,其成功不仅体现在数据增长上,更在于探索出了一条以资源为基、以赛事为引、以产业为体的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

  发展架构:三大层面构成

  近年来,万宁将“文体旅商”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打造“冲浪”“华侨”“咖啡”三张名片,以“冲浪”为核心产业,辐射“潜水”“摩托艇”等“海陆空”立体化体育旅游项目,形成了清晰的战略架构。

  这一架构由品牌引领、空间布局、产业衔接等三大层面共同构成。在品牌定位上,万宁紧扣“年轻活力”这一核心,瞄准年轻客群需求,将城市整体形象定位为“潮玩山海·浪动万宁”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空间布局方面,万宁实施“一湾一品”差异化发展策略:日月湾主打冲浪产业,拥有国家冲浪训练基地;石梅湾侧重潜水体验,拥有国家潜水南方训练基地;神州半岛专注水上摩托艇等项目,拥有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国家摩托艇南方训练基地。这一策略有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形成了三大湾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

图为众多游客在万宁日月湾嬉水游玩。 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在产业衔接上,2025年万宁首次推出“潮玩山海·浪动万宁”第一届万宁市体育旅游休闲季,全年谋划40多场体育赛事活动,形成“月月有赛事,季季有精彩”的体育旅游氛围;通过“一赛多游”模式,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旅游消费。

  由是,万宁吸引游人慕名而来,络绎不绝。2024年,万宁累计接待游客总数902.87万人次,同比增长7.42%;实现旅游总收入82.29亿元,同比增长14.55%。

  发展引擎:“文体旅商”融合

  依托“一中心+三基地”的水上体育旅游布局,万宁不断拓展“文体旅商”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万宁着力于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打破行业壁垒,推动体育、旅游、文化、商业深度融合,形成多元业态共生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串联冲浪、咖啡、美食等元素,构建起完整的消费链条,为游客提供“海陆空全维度体验、白加黑全时段玩法”。

  引人注目的是,万宁培育了田新村等“体旅+”示范乡村,实现“住冲浪村、吃冲浪饭”的乡村振兴模式。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冲浪相关领域的创业,一批冲浪俱乐部和餐馆、民宿在日月湾及其周围地区相继成立。

  王府井国际免税港通过打造重磅免税购物狂欢节,推出多项优惠活动,满足游客“游购娱”一体化需求,成为万宁体旅消费的重要支撑点。

图为选手在参加2025天猫超级大满贯中国冲浪公开赛(海南万宁)的女子短板项目角逐。 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同时,万宁巧妙运用赛事经济为城市旅游“引流”,通过举办高端体育赛事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

  今年第四季度,万宁将首次打造万宁国际冲浪嘉年华活动,举办包括世界冲浪QS4000巡回积分赛、国际沙滩台克球世界系列赛等高水平赛事活动,及演唱会、音乐节等文旅活动;创新推出“一赛多游”模式,将赛事与旅游项目捆绑推广,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

  游客因赛事而来,再因丰富的旅游产品而留下,形成了“观赛+体验”的消费模式。以今年万宁马拉松为例,赛事直接吸引参赛者及家人17686人,因赛事直接带来旅游消费2690万元,间接拉动住宿、餐饮、娱乐等消费近3000万元。

  伴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万宁正视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入提升硬件水平。如今,日月湾互通工程加紧施工,预计近期开通,将大幅提升区域交通效能,缓解节假日堵车问题;备受关注的“日月逐浪驿站”将于10月试运营,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集人工冲浪池、运动公园于一体的超级冲浪乐园,满足冲浪“发烧友”全年冲浪需求,弥补自然海浪受潮汐、季节影响的不足。

  随着石梅湾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日月湾申报第一批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万宁勾勒出令人难忘的滨海体育旅游带,成为海南旅游的“流量主场”。(完)

【编辑:胡寒笑】

                      海南产经新观察:一块冲浪板撬动消费新热点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