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卡2卡3卡4卡入口在线观看 做好2023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治站位要更高、思想领悟要更深、服务大局要更实、工作成效要更大、作风保证要更强、纪律约束要更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管理,以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以筑牢网络安全屏障维护国家安全,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摄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10月6日是中秋,神州大地喜庆祥和,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共庆佳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共同分享伟大祖国发展成就。
明月寄相思,家国总关情。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在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人们听评弹婉转、尝苏式月饼,在桨声灯影、桂香满街中领略文化魅力。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中秋寄托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期许,更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绽放新风采。他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从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春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节日因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厚重的精神寄托,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人们在一系列民俗活动中欢度佳节。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人们猜灯谜、做灯笼、赏桂花,体验传统游园活动。在天津古文化街,喧天的锣鼓拉开了民间花会表演的序幕,热闹的高跷、灵动的舞狮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在浙江建德梅城古镇,投壶、捶丸、书画、下棋等传统项目热闹纷呈,成为游客体验传统文化的热门打卡地。在安徽桐城的六尺巷,黄梅戏曲婉转悠扬,人们在先贤志士的故事中感受家国情怀。
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个中秋,各地还打造了一批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赓续传统文化。在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游客们可以拿起织梭和绣针,为家人朋友亲手制作一份中秋礼物。在甘肃兰州老街,街区打造的传统技艺展演、拜月演出以及沉浸式“丝路”大剧相继上演,展现古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在湖北云梦县,全国首个沉浸式楚秦文化体验街也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与游客见面,人们可以体验秦简书法、楚茶文化、非遗美食等,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中秋月圆,天地共团圆。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分享了他们的“太空月饼”与特制佳肴,在星辰大海之间,向全国人民送上了一份来自“天宫”的独特中秋祝福。
中秋佳节之际,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传统节庆活动“大坑舞火龙”在香港举行。此外,由约百名青少年组成的队伍舞动着约1万颗LED灯点亮的“小火龙”亮相,象征传统习俗薪火相传。
在澳门,造型各异的节庆灯饰点亮了主要街道和地标景点,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新桥花园举行的中秋主题活动上,众多市民前来体验花灯和月饼制作,共赴团圆之约。
【编辑: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