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冒用组织机构、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虚假注册的,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9日从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中纤中心)获悉,在技术创新方面,新疆棉花公证检验已取得四大突破。
棉花公证检验是一项国家检验制度,是落实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核心技术支撑手段。公证检验实行逐包检验,每年产生约4000万个准确可靠的棉花检验数据,为国家全方位及时有效掌握棉花分布、品质、数量等信息,精准实施宏观调控、稳定棉花价格奠定重要基础,为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国家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以来,棉花公证检验作为核心环节,实现了从全部感官检验到全面仪器化检验的质变。如今,中纤中心已在新疆布局建成覆盖全疆棉花主产区的现代化公检实验室网络。
据介绍,在技术创新方面,新疆棉花公证检验已取得四大突破,包括公证检验数据自动实时传输杜绝人为误差;回潮率针插式检验无需开包;含杂率智能设备效率倍增;可视化系统实现公证检验全过程溯源。
此外,为保证公证检验工作规范一致,中纤中心着眼于制度创新,以棉花公证检验任务分配、实施、工作质量考核、经费核算管理办法为基础,配套各类棉花公证检验工作规程、技术规范,构建了棉花公证检验管理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当前新疆棉花品质已跻身世界前列。公检制度创新和技术升级不仅推动了效率提升,使棉花公检证书成为棉花流通结算的依据,也为纺织厂选用适合自身产品特点的原材料提供了数据基础,并支撑引导新疆棉农走向“优质优产”的可持续增收道路。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棉农重视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新疆制定了棉花质量补贴政策,参与质量补贴的棉花实际种植者交售的籽棉,经过公证检验,符合质量补贴优质棉花标准的,按0.35元/公斤进行质量补贴。公证检验证书中包含的质量指标,相当于为棉农提供了一份“种植改进指南”——棉农可根据公证检验数据,清晰了解自家棉花在品质上的优势与短板,并进行改进。
通过“检验反馈—种植优化”的良性循环,棉农能够从种植环节逐步提升棉花整体品质,形成“优质棉花—更高报价—更多收入”的正向激励。同时,优质棉花更受下游纺织企业青睐,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有助于棉农实现从“靠天吃饭”到“靠质增收”的转变,实现持续家庭增收。
据悉,2025棉花年度,中纤中心将组织上百家纤检机构,全覆盖分布在全疆所有监管仓库开展棉花公证检验工作。近五年,中纤中心累计完成新疆监管棉全覆盖公证检验2300多万吨。(完) 【编辑:李润泽】
在需要输血时,应针对具体情况,确定输入全血或选择适合的血液制品。。
- 今日热点
-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
- “人民网‘战疫’求助与建议通道”入选中国新媒体公益2022十大优秀案例
- 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平凡人党建——传统行业不传统 平凡企业不平凡
- 人民来论:多措并举,把寒潮损害降到最低
- ObservationsonAmerica
- 人民网一评《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