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千树流彩华庭暖,两岸最美是团圆——2023年西城高雄共庆元宵佳节交流活动”中,来自民间艺术组织的杂技演员带来了技艺高超、惊险刺激的杂技,赢得观众阵阵惊呼和掌声;具有传统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猿通背拳、掷子表演,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风采。
中新网北京10月6日电 (记者 马帅莎)10月6日,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研究最新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基于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月壤)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月幔相比月球正面更“冷”。
这一发现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月球“二分性”现象的认识,为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月幔温度差异提供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等科学依据,为月球演化和“二分性”特征研究提供关键科学数据。
科学家通过对月壤玄武岩样品中典型单斜辉石、斜长石等矿物的成分分析,运用三种不同的温压计计算单斜辉石、斜长石结晶温度与压力。为确保研究结果科学性,团队还通过岩石学模型模拟了嫦娥六号玄武岩结晶过程。以上四种独立方法得出一致结果:嫦娥六号玄武岩样品的结晶温度约为1100摄氏度,比来自月球正面的嫦娥五号等样品低约100摄氏度。
研究团队还通过玄武岩全岩成分重建原始岩浆化学组成,计算月幔潜能温度,发现月球背面月幔潜能温度(约1400摄氏度)低于月球正面(约1500摄氏度)。科研团队还利用月球遥感数据在更大区域尺度上进行验证分析,他们选取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月海玄武岩区域,通过卫星遥感获取的表面岩石化学成分计算,表明月球背面月幔潜能温度低于正面约70摄氏度,与样品分析结论相近,进一步增强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该研究结果由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共同合作完成,已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官网。(完) 【编辑:王祎】
责编:陆宁远、吴正丹。
- 今日热点
- 光伏上游价格延续涨势 业内预计今年终端需求启动或将延迟
- 西藏2023年高校毕业生公考13日起报名
- 香港市民踊跃预约国产疫苗接种
- 专题丨聚焦陕西“三个年”活动
- 我们有共同的血脉”:台岛民众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 通讯:中老铁路优质服务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