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为了实地了解中国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所取得的种种成就,以法国《新直言》周刊记者的身份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访问。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乘专机抵达乌鲁木齐。走下舷梯时,他收到了一捧装点着美丽石榴的花束。
2025年9月23日下午,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乘专机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图为少先队员向习近平献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石榴,原产于古波斯地区,汉代时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晋《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石榴籽紧密相抱、晶莹饱满,味道甘甜、醇厚绵长,自古便被赋予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美好寓意。
如今,人们常以“石榴籽”形容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分。2014年在新疆考察时,习近平听一位维吾尔族乡亲讲过这个比喻。习近平后来说:“维族同胞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这个词很形象。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在新疆,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广为传扬。2017年1月,习近平给库尔班大叔后人回信,叮嘱“民族团结一家亲”。不久后的全国两会上,库尔班一家托人大代表带去一张“全家福”给总书记看,说一定像总书记信中嘱托的那样,永远记得党的恩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2022年7月,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期间,有这样一个细节:当习近平对师生、对村民、对社区居民们讲到“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时,话音未落,现场千百个声音不约而同地响亮回答——“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习近平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我特别用了‘石榴籽’来形容。”
在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等地考察调研时,习近平都曾以“石榴籽”为喻。2024年6月,习近平来到宁夏银川的多民族聚居社区长城花园社区。他走进一户居民家中,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客厅墙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中结满枝头的果实就是石榴。习近平对社区居民们说:“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眼下,正值石榴成熟的季节。作为象征团结的吉祥果,“石榴籽”的比喻已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扎根。习近平指出:“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文/钟祺
编辑/海声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编辑:刘阳禾】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稳预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以营商环境的确定性应对变化变局和各种不确定性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重大要求。。
- 今日热点
- 信用卡逾期怎么处理才不被起诉 信用卡逾期交给第三方是怎么处理的?
- 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山西太原:钟楼街人头攒动 年味浓浓好热闹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提出防疫政策“五个不得”
- 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榜单揭晓!黑龙江多家企业上榜
- 安徽宿松:现代农业园里的“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