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青春华章|“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为抗日他亲手炸毁自己设计的大桥
时间:2025-10-13 00:24:55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施少伦

《麻豆倩女幽魂成人版》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

  1916年,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茅以升考取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后成为当时中国留学生中第一个工科桥梁博士。毕业时他谢绝了国外好几家公司的重金聘请,怀着“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的志向毅然回国。

  1933年,茅以升受邀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地质复杂,江水汹涌,在这里建桥曾被断言“不可能”,他创造性地解决了80多个技术难题。1937年9月26日,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现代化大桥建成通车。

  这座战时的生命通道转移100多万军民,抢运出的物资价值远超造桥成本。

  然而,钱塘江大桥刚建成89天,日军逼近杭州,为阻止日军南下,茅以升受命炸掉了亲手建造的大桥。大桥炸毁的当天晚上,他愤然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抗战胜利后,1946年,茅以升带着拼死守护的14箱建桥资料,回到劫后的杭州重修大桥。

  如今,这座中国“争气桥”仍横跨江潮之上,见证着一个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史诗。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红艳/文 于茜同/制作 【编辑:付子豪】

图片

《西湖一勺水——杭州西湖水井地图考略》一书中从水井的结构与形制、属性与功能、文化承载、保护工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散布于弄口巷尾、街边山脚的杭州水井,共有450余口,一井一图,图文并茂,犹如在书中建了一座杭州水井博物馆。《麻豆倩女幽魂成人版》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通过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进行详细研究,在14万个月壤颗粒里找到了一个可以解结构的嫦娥石颗粒,由此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矿物质,并将其命名为“嫦娥石”。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email protected]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