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不断优化,措施不断完善,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从单纯保护生态,转向全面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新网10月11日电 国新办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就。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各地着力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
董建国介绍,“十四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站稳人民立场,和有关部门一起,牢牢抓住“安居”这个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点,坚持市场与保障相结合,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
第一,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需求。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在对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因城施策保障城镇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在体系上,充分考虑保障对象的实际情况差异,建立了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对新市民、青年人等不同群体,在住房保障制度上作出了相应安排。在方式上,坚持货币补贴和实物保障相结合,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根据群众需求宜租则租、宜售则售。为了更加精准地对接保障对象的需求和保障房源的供给,提升保障效能,住房城乡建设部还指导各地建立了住房保障轮候库制度。在管理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请、轮候、准入、使用、退出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机制,严格监督实施,努力把住房保障这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第二,着力满足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充分赋予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自主权,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通过市场体系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不断加大对居民购房的政策支持力度,下调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对居民“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给予退税支持、下调契税税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等,各地也因城施策出台了购房补贴等各类优惠政策,降低居民的购房成本。“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同时,存量住房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第三,着力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国家、省、市成立了三级工作专班上下联动,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指导各地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楼一策”推进分类处置。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纳入“白名单”给予项目融资支持,保障正常建设资金需求,推动项目早日建成交付;对资不抵债的项目,加快推进破产重整或清算,在司法处置中把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对违法违规、损害群众利益的企业,坚决查处,不让其“金蝉脱壳”、蒙混过关。截至目前,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有力维护了广大购房人合法权益。 【编辑:田博群】
例如,对俄罗斯银行出人意料的严厉制裁和冻结俄罗斯的海外资金最初造成了俄罗斯金融部门的动荡,导致俄罗斯卢布和股市暴跌。。
- 今日热点
- 喊话中国游客 带Ta来浪漫的土耳其
- 石家庄市孕妇免费筛查项目定点机构公布
- 【美妆达人的单词本】《我的ID是江南美人》林秀香“丑女大翻身” 整形用语知多少
- 徐帅: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眼中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 全球连线|(携手冬奥)当工业遗迹“遇上”冬奥梦想
- 阅扑阅读正版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