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要坚持政治机关首先必须政治过硬,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廉洁建设,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坚决防治“灯下黑”,以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中新网杭州10月10日电(记者 王逸飞)10日,第三届“良渚论坛”新闻通气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届论坛将于10月18日—10月20日在杭州举办。除国内业界专家外,目前已有近60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确定参加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文明重光:文化遗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陈如福介绍,论坛总体框架为“1+4+6”,即开幕式及主论坛、4个分论坛和6个配套活动,参与嘉宾约400人。
“论坛聚焦学界探讨,邀请中外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博物馆、文化艺术等领域重量级专家学者参与。目前,近60国的近百名外国嘉宾确定参加论坛,不少是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包括多家国际知名文化遗产机构、考古机构负责人以及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牛津大学等国际名校教授。”陈如福说。
据了解,携手国际组织是第三届“良渚论坛”的另一特色亮点。本届论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旅游组织深度合作,两大国际组织负责人将首次出席“良渚论坛”。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过去两年,当地也在持续释放“良渚论坛”综合效应,让良渚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晓萍介绍,杭州推动良渚文化从“静态陈列”走向“立体鲜活”,每年吸引超300万人次的游客走进良渚遗址;通过编纂出版600余种文集、读物,开发出600多款文创产品等,让良渚文化的传承利用更生动、更精彩。此外,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三级联动规划建设的“良渚文化大走廊”已初见成效。今年以来,这条大走廊招引落地“文化+”重点项目74个,集聚规上文化企业64家,正加快成为浙江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完)
【编辑:曹淼欣】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通过完善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实现“事前感知,有效应对”;二是必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打破条块分割的旧观念旧框架,实现全要素全社会协同联动效应,形成共同维护公共安全的合力;三是必须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四是必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着力布局全国区域应急力量中心和体系,确保对突发情况及时有力启动应急响应和快速进行处置;五是必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六是必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行政监督,增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能力。。
- 今日热点
- “阳康”后哪些人要体检?
- 专家谈丨韩杰:乡村振兴要发挥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
- 世卫组织:全球23个国家正经历霍乱疫情
- 商务部: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 新能源车十大技术预测(下)
- 男童进女厕频惹争议专家:未来可考虑增设儿童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