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城市进一步健全支持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发展的配套政策,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和系统连续的诊疗格局,不断巩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
中新社西安10月11日电 (记者 阿琳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对外公布,考古人员在西安市发现一处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位墓主为张府君夫人董韶容,根据墓志内容并结合文献推测,张府君为唐代名相张九龄。
据了解,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北部发现一处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葬出土有墓志,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为张府君夫人董韶容。该墓纪年明确,出土有铜镜、铜钵、胭脂盒等生活类器物。
该墓葬所葬时代为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墓主董韶容为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荆州长史张氏夫人,史书无载。据墓志所载其丈夫官职、姓氏,检索史料,符合开元二十五年、金紫光禄大夫、荆州长史、张姓等条件的只有张九龄,因此推断董韶容为张九龄之妻。
据了解,外嫁之女,再葬回祖茔之内,较为罕见。唐代不葬入夫家祖地有三种情形:因亡故于异地他乡,距离祖地太过遥远,耗费巨大,无法承担;女子生前信奉佛、道等宗教,生前对葬地有所选择;依据血亲家族观,女子与亲生家庭的关系并不因出嫁而大幅降低,相反还可以以血亲为纽带,归葬于血亲家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馆员史晟表示,董氏先夫而逝,且其夫左迁荆州,张九龄祖茔还在岭南,路途遥远,若董氏葬于岭南,则力有不逮。作为宰相之妻,董韶容在族内应有较高地位,最后将其归葬于董氏家族墓地,也颇为合情合理。
史晟表示,董韶容墓的墓葬形制虽较简单,出土器物也较少,但出土的金银平脱镜及胭脂盒等级较高,表明了该墓的特殊性。通过对该墓出土器物、墓志及墓地墓位形态的研究,为探讨唐代开元年间的墓葬制度及女性社会生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意义。(完)
【编辑:付子豪】根据wind数据,航空运输板块周内跌幅最大,跌幅达%,6大航司“全军覆没”,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中国东航、华夏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周内分别下跌%、%、%、%、%和%。。
- 今日热点
- 焰火璀璨耀新春重庆跨年烟花秀点亮两江
- 吴岩:抓好教育教学“新基建”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 广西柳州:小米粉撬动大产业 “嗦”出农户美好生活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 民航局印发《“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
- 断崖式降温来袭,这些防寒保暖知识要牢记